8岁女孩频繁拔头发患上“拔毛癖”,原因是这样

如题所述

上周的门诊室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小患者,年龄只有8岁。

小孩子,本来该是头发生长茂密的时期,可来到诊室里的这个年仅8岁的小女孩,头顶上半部分和前半部分竟然稀稀拉拉几缕头发,后脑部头发却很多。这究竟怎么回事呢?年轻的妈妈跟我诉苦:“医生,你看看我这孩子头发还能长出来吗,一个女孩子,没事就拔头发,管也管不住,怎么办啊?”

我注意到,她在跟我说话的时候,小女孩的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妈妈的脸。一般来说,这种“拔毛癖”多是青少年居多,因为学习的压力或者心里压力,按理说,小女孩应该没有什么压力才对啊,怎么会有“拔毛癖”呢?在我的询问下,后来得知,原来,这个年轻妈妈年前生了二胎,可能是疏于对这个大女儿的照顾,所以,感到孤独和焦虑的小女孩心里开始失衡,误以为妈妈被“抢”走了,反复出现暴躁易怒、生气、欺负弟弟,甚至厌食、生病等情况。据她妈妈讲,有一次,她居然哭着闹着要离家,并大声哭喊要死给她看!

年轻的妈妈以为是小孩子的气话,也没有放在心上,但这近几个月,她却发现女儿的头发渐渐变少,本来厚厚的头发,头顶只剩下几缕,于是来到了皮肤科就诊。我看看小女孩几近秃顶的头顶,稀稀疏疏的几根头发,再看看她澄澈的眼神,心里突然一阵沉重。想不到去年二胎政策刚放开时13岁的湖北女孩用刀片割手腕,致使怀孕13周的母亲不得不含泪到医院终止妊娠这一新闻,让我发现二胎家庭里“一胎焦虑”问题,确实很严重。而我知道,早在2009年,媒体就曾爆出重庆长寿14岁女孩因母亲怀孕生二胎而写下遗书的事件。后来,给这个小女孩开完药,并建议年轻妈妈应带着小女孩去就诊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我坐下来,仔细想了想这个事情,想更多的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里想法。也许,这中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家庭教育问题,溺爱,让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心理承受力和包容心。但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如果父母在要二胎之前,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告诉孩子新成员的到来不会减少父母对她的爱,并让孩子体会到“两个人一起玩比一个人玩更开心”、同时更不会疏忽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不是孩子出现各种因焦虑和孤独担忧产生的不良“癖好”就会少一些呢?对于那些已经快要成年,对自己和人生有初步判断的青少年,出现抗拒父母二胎的问题,如果告诉他们要生二胎后,等父母步入老年,家里的事情他们可以共同承担,可以有来有往,是不是可以让孩子打消心中父母被抢走的顾虑呢?

我们老家有句话说,孩子前面走,后面带着父母的手。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镜子,很多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自于身边最亲近人的言语和做事方式影响,尤其是父母。面对父母想生二胎,很多孩子都会因此而出现抵触情绪。但毕竟,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从家庭环境进入社会环境的过程,父母们不妨像对待一个小大人一样,平等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交流和照顾,也许会更利于孩子踏上社会的一种抗压和独立能力,也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