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赔10亿,也要把7000多名老员工开掉,这是为什么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讲者普拉斯

2021-12-22 15:09

任正非曾感慨:宁愿赔10亿,也要把7000多名老员工开掉。这些老员工都是35岁以上的,为何一向慈祥亲民的任正非会如此“狠心”?

狼群头子任正非,背景有多“扎实”?揭开他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

2018年底,华为共有7000多名工作满8年的老员工先后提交了辞呈,这批老员工的卡号、ID都被注销,甚至连创始人任正非都要改工号。

这是由华为内部组织安排的,辞职后的员工可以竞聘上岗,职位和待遇基本不变,但全部辞掉的员工都能够获得华为的赔偿,总计高达10亿!

为何任正非如此大费周章,宁愿花掉10亿也要安排这次老员工竞聘上岗?原因很简单:狼性精神不能灭!

你细想,一家公司的员工如果在公司工作了8年,甚至10年,那么就会产生一种“倚老卖老”的心理,有心人来了不主动培养,反而是坐在办公室“纸上谈兵”,甚至会出现“坐吃山空”等情况。

如果老员工每天都是混日子,这种氛围蔓延开来,公司必然是走不远的。所以任正非坚决要执行这次“竞聘上岗”,因为如果公司把狼性精神丢了,迎来的只会是被淘汰!

任正非曾经说过:一家企业内部团队如果缺乏斗志,跟上到战场没有武器的士兵一样,那怎么打胜仗?

想要让士兵时刻保持斗志,就需要设立一套激励机制,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他们自然会保持动力,主动为业绩操心。只要钱给到位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

太二酸菜鱼的母公司九毛九就是最大的例子。

1995年,九毛九在海南开张了,主营10块钱的山西小面,但老板兢兢业业经营了十多年,全国才扩张了20多家门店,不仅发展速度缓慢,而且没赚到什么大钱。就开始借鉴海底捞的“合伙人模式”。直到2015迎来爆发期,全国扩展门店了142家,半年盈利1.25亿。

以往,九毛九创始人发现员工缺乏积极性,就是因为公司机制老套,员工每个月拿着死工资,必然是没有动力干活,对客户服务态度不好,对业绩目标没有动力。

所以九毛九重新推出设计了员工薪酬,让员工每个月的收入都与门店业绩息息相关,同时店长也不再在外部招聘,而是从公司内部老员工进行选拔,让店长的收入与门店业绩挂钩。

这样一来,员工和店长看到门店的业绩与自己的收入捆绑在一起,必然会主动操心业绩,时刻保持斗志。

同时公司内部还推出了一套“内部创业机制”,只要公司5年以上的老员工,有创业的想法,都可以申请与公司合伙出资扩张门店。成为店长之后,不仅每个月都能拿到利润分红,还能够拿到人才激励机制。

只要店长主动培养新人,让新人有能力承担一家门店的时候,那么老店长就能够拿到新门店的利润分红。

这种机制最大的好处就是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实现了人才裂变,门店轻松扩张,而公司也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和现金支出。

一根竹子容易断,三根麻绳难扯断。那个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老板要学会赋能员工,敢于下放利润,才能够让员工与老板站在同一阵线,同心同德才能把蛋糕做大。

一家企业要想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数字化时代下脱颖而出,成为领头羊本质的核心就是激励机制!

那么怎么设计一套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员工时刻保持动力去执行,甚至吸纳更多人才进驻公司呢?

第一,超额完成业绩再激励机制。团队除了有项目提成以外,公司还可以给超额完成业绩的那个团队给予奖励。

比如A团队业绩目标是50万,但实际完成了100万业绩目标,其中利润是20万,那么这个团队就能够拿到50%的利润分成。

第二,内部采用赛马机制。团队之间每个月都会进行一个竞争,如果排名第一的团队,就能够拿到业绩利润的3%作为奖励。

相反,如果排名最后的一个团队,不仅没有激励,还有可能接受惩罚。比如:吃苦瓜、吃柠檬、俯卧撑。

第三,员工薪酬浮动制。对于员工的薪酬,公司不能再用“底薪+提成”的制度,而是利用弹性机制。

比如:基本工资+个人业绩提成+项目提成+团队业绩提成+绩效+年底分红。要把员工的薪酬细化,让员工知道自己的薪酬原来是没有上限的,做得多就拿得多。

第四,股权激励机制设立。对于一些高管层干部,公司要懂得利用股权激励去促进,这样才能够把一些核心人才留在,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团队越做越大。

这套“合伙人模式”最核心的就是:激励、赋能、共享、共赢。在当今这个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留得住人才企业才能做得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