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龙形搜骨之法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转)笔者听说李老的祖师刘奇兰以“龙形搜骨”闻名,就问“龙形搜骨”是什么意思,李老说“龙形搜骨”不是龙形,就是劈拳里前脚外撇的大跨步,说这个步子开天辟地,打通三盘,调理百骸,是成就身子的关键。有步子有功夫,没步子没功夫,这个步子就是内功。
  还说形意拳没有龙形步,龙形也是蛇形步,他见过所谓的“龙形步”,前腿盘地时伸展出去。李老说,形意的腿法一伸即缩,不会摆出个伸小腿的亮相,前腿还是要像蛇形般拢住收住。只撇脚不展腿,撇脚的打法,是别住敌人的脚,但也是在擒拿寸较从容的情况下,情况紧急一拳见生死寸,就用不上了。撤前脚的大跨步,主要是练法。
  龙形搜骨”,发劲讲求骨力,(肾元之力,先天之力),说穿了,包含两个要素,一是髋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传统上叫丹田、中节)能够发力,腰胯关节可以开合;二是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没有内耗,称为“劲路”打通。 丹田区域的肌肉,平时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扭伤了腰,但练到之后就会体会到人身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兽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
  李仲轩老先生讲练拳得力丹田、较丹田,“可增二百斤的力气”,这可不是靠意念想象出来的。大家可以看看虎豹奔袭猎食时那种惊人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都是从这几个部位发动的。有了这种力量作后盾,文人学士也敢沙场一搏了。任何的猛兽,成龙成虎,最强的不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龙虎之能,胆色怎能不壮?孙禄堂先生说“形意拳不过是把周身散乱之神气收归丹田”,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际上包含了内家绝学的至理。但是丹田发力对腹腔的内膜要求很高,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所以心意形意一脉,首重丹田开合功,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形意拳谚里有云“形意拳因何与众家拳法不同?只因为前脚一进,后脚必跟,劲力滔滔不绝如浪行。”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的翻浪力的。当然,也可以用外引内、由动到静,比如太极拳的开合式,鸿雁双飞式,形意拳的虎形、骀形等,都可以拿来锻炼。只不过那种练法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宋氏形意是通过无极桩练丹田开合。无极式,垂手这么一站,怎么就值得三大内家拳把它立为开拳第一式呢?而且李存义、孙禄堂、薛颠等宗师级人物著书立说,无极式必是第一章。后人可以不按着这个步骤练,但不能不明这个理,说不清楚这个,不配说自己是练内家拳的。 形意门有二十四桩——始于无极、终于无极,一个式占了两个“名额”。是老前辈凑数玩吗?非也,收功的无极已经和开始的无极有质的不同了。形意门里教桩,有个轻易不传的规矩:得从无极桩自然生成浑圆桩,再从浑圆桩归于无极。不是摆二十几个型在那死站,这是修炼三层道理、三层功夫的动态过程。针对的是人身上闭塞的关窍。这些窍要一通,内家拳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什么刚柔、动静、阴阳、松紧、虚实,尽在一笑之中.但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心法,不能乱。过去形意门教拳不教桩。从拳上教,徒弟可以出高工夫,但很难教会别人。从二十四桩上教,功夫的来龙去脉徒弟就清楚了,可以自己教人了,所以不是衣钵传人,不教桩,教也不会把二十四桩的内在联系点破。 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没正式提二十四桩,而是用形意(太极)起势来说明的。 向老师请教“鸿雁双飞”,老师慢慢的做了一个起势,就是双手从腿侧平举,到水平时向前合拢,在眉前下压至丹田。我不明白,“鸿雁双飞”在别的师叔手中使出来凌厉惊人,怎么会和太极拳的起势一样呢?老师便让我往里递手,我用虎形往里一扑,老师还是那个动作,但速度瞬间加快,不但吸胸拔背把我的攻势吞化,而且双臂把我的两手绞压锁住,双拳已经点在了我的胸腹要害。这就是马形的下力桩,而且同时老师还做出了双炸步——这是十面埋伏步里的一步,宋虎臣一系形意的招牌。就是这一下,给我把无极桩和五行十二形的联系给点破了。以后老师又陆续示范了虎形、鸡形、燕形、换掌,都是从无极里变出来的。后来我看见胡海牙先生学太极拳的经历,又读到太极拳经里“打拳全在起势,一起得势,以下无不得势”,才彻底明白了老师强调起势的苦心。

  桩站对了,筋肉相互牵挂拉扯、骨骼互相支撑、关节旋拧撑拔、内脏摩擦充实、各条经络里有水银灌注的膨胀感,这是身体上的收益。关键是人脑子也开了窍,最明显的是看《易筋洗髓经》和《内功四经》里的“内功篇”、“纳卦篇”,应该有与先贤共鸣之感。其他的如兵书、道书、纵横之类,也应该有感触。

  骨架贯通的问题也很重要,《苌氏武技书》中就提到过关节的重要性,指出“骨节者,两骨间之空隙也,……此处精神填实,则如铁如钢……气力方全”,要求“如实沙袋,逐层填实,则虽软物也可使之坚硬”,太极也讲发劲时要“接骨斗榫”。形意更是强调“化枪为拳”,枪化到哪里去了?实际是到了体内——人的骨架就是一杆大枪!特别是脊椎,经过内功训练,如同白蜡杆般坚韧、充满弹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发,转化为高频杀伤的弹抖力——这就如同枪法里的绝技“金鸡乱点头”,腰胯劲传导到枪头,化成枪花,太极乱环,也是同理。但这必须借助大杆的弹性,硬木棍挽不出枪花来。练形意,得把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到手的筋骨结构练的像白蜡杆子,发劲时也是循着枪诀,枪法上叫“沾衣翻肉”,拳法上叫“沾实始吐力”这才是形意“直劲”的真正意义。大家可以看看孙禄堂先生晚年的照片,是不是挺拔如(枪)杆?有些人总觉得形意重拳和频率不能兼顾,是内功未到,难得真传,虽然腰胯肌肉能使上力,但还有关节还在打软,力量在传递过程中从关节漏掉了,发劲做不到冷弹脆快,只好憋一口气在胸口或丹田,去抡、推、搡、撞。
  骨力在实战中的运用实际与兵器无二,这身骨头就是十八般兵器。形意是枪拳,太极、八卦是刀剑拳,通臂、披挂是鞭子拳。循着用兵器的窍门去琢磨,各种劲诀就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25
(转)笔者听说李老的祖师刘奇兰以“龙形搜骨”闻名,就问“龙形搜骨”是什么意思,李老说“龙形搜骨”不是龙形,就是劈拳里前脚外撇的大跨步,说这个步子开天辟地,打通三盘,调理百骸,是成就身子的关键。有步子有功夫,没步子没功夫,这个步子就是内功。  还说形意拳没有龙形步,龙形也是蛇形步,他见过所谓的“龙形步”,前腿盘地时伸展出去。李老说,形意的腿法一伸即缩,不会摆出个伸小腿的亮相,前腿还是要像蛇形般拢住收住。只撇脚不展腿,撇脚的打法,是别住敌人的脚,但也是在擒拿寸较从容的情况下,情况紧急一拳见生死寸,就用不上了。撤前脚的大跨步,主要是练法。  龙形搜骨”,发劲讲求骨力,(肾元之力,先天之力),说穿了,包含两个要素,一是髋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传统上叫丹田、中节)能够发力,腰胯关节可以开合;二是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没有内耗,称为“劲路”打通。 丹田区域的肌肉,平时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扭伤了腰,但练到之后就会体会到人身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兽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  李仲轩老先生讲练拳得力丹田、较丹田,“可增二百斤的力气”,这可不是靠意念想象出来的。大家可以看看虎豹奔袭猎食时那种惊人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都是从这几个部位发动的。有了这种力量作后盾,文人学士也敢沙场一搏了。任何的猛兽,成龙成虎,最强的不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龙虎之能,胆色怎能不壮?孙禄堂先生说“形意拳不过是把周身散乱之神气收归丹田”,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实际上包含了内家绝学的至理。但是丹田发力对腹腔的内膜要求很高,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所以心意形意一脉,首重丹田开合功,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形意拳谚里有云“形意拳因何与众家拳法不同?只因为前脚一进,后脚必跟,劲力滔滔不绝如浪行。”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的翻浪力的。当然,也可以用外引内、由动到静,比如太极拳的开合式,鸿雁双飞式,形意拳的虎形、骀形等,都可以拿来锻炼。只不过那种练法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宋氏形意是通过无极桩练丹田开合。无极式,垂手这么一站,怎么就值得三大内家拳把它立为开拳第一式呢?而且李存义、孙禄堂、薛颠等宗师级人物著书立说,无极式必是第一章。后人可以不按着这个步骤练,但不能不明这个理,说不清楚这个,不配说自己是练内家拳的。 形意门有二十四桩——始于无极、终于无极,一个式占了两个“名额”。是老前辈凑数玩吗?非也,收功的无极已经和开始的无极有质的不同了。形意门里教桩,有个轻易不传的规矩:得从无极桩自然生成浑圆桩,再从浑圆桩归于无极。不是摆二十几个型在那死站,这是修炼三层道理、三层功夫的动态过程。针对的是人身上闭塞的关窍。这些窍要一通,内家拳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什么刚柔、动静、阴阳、松紧、虚实,尽在一笑之中.但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心法,不能乱。过去形意门教拳不教桩。从拳上教,徒弟可以出高工夫,但很难教会别人。从二十四桩上教,功夫的来龙去脉徒弟就清楚了,可以自己教人了,所以不是衣钵传人,不教桩,教也不会把二十四桩的内在联系点破。 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没正式提二十四桩,而是用形意(太极)起势来说明的。 向老师请教“鸿雁双飞”,老师慢慢的做了一个起势,就是双手从腿侧平举,到水平时向前合拢,在眉前下压至丹田。我不明白,“鸿雁双飞”在别的师叔手中使出来凌厉惊人,怎么会和太极拳的起势一样呢?老师便让我往里递手,我用虎形往里一扑,老师还是那个动作,但速度瞬间加快,不但吸胸拔背把我的攻势吞化,而且双臂把我的两手绞压锁住,双拳已经点在了我的胸腹要害。这就是马形的下力桩,而且同时老师还做出了双炸步——这是十面埋伏步里的一步,宋虎臣一系形意的招牌。就是这一下,给我把无极桩和五行十二形的联系给点破了。以后老师又陆续示范了虎形、鸡形、燕形、换掌,都是从无极里变出来的。后来我看见胡海牙先生学太极拳的经历,又读到太极拳经里“打拳全在起势,一起得势,以下无不得势”,才彻底明白了老师强调起势的苦心。   桩站对了,筋肉相互牵挂拉扯、骨骼互相支撑、关节旋拧撑拔、内脏摩擦充实、各条经络里有水银灌注的膨胀感,这是身体上的收益。关键是人脑子也开了窍,最明显的是看《易筋洗髓经》和《内功四经》里的“内功篇”、“纳卦篇”,应该有与先贤共鸣之感。其他的如兵书、道书、纵横之类,也应该有感触。   骨架贯通的问题也很重要,《苌氏武技书》中就提到过关节的重要性,指出“骨节者,两骨间之空隙也,……此处精神填实,则如铁如钢……气力方全”,要求“如实沙袋,逐层填实,则虽软物也可使之坚硬”,太极也讲发劲时要“接骨斗榫”。形意更是强调“化枪为拳”,枪化到哪里去了?实际是到了体内——人的骨架就是一杆大枪!特别是脊椎,经过内功训练,如同白蜡杆般坚韧、充满弹性,腰胯肌肉力在此完成蓄发,转化为高频杀伤的弹抖力——这就如同枪法里的绝技“金鸡乱点头”,腰胯劲传导到枪头,化成枪花,太极乱环,也是同理。但这必须借助大杆的弹性,硬木棍挽不出枪花来。练形意,得把从脚底到头顶心、从腰到手的筋骨结构练的像白蜡杆子,发劲时也是循着枪诀,枪法上叫“沾衣翻肉”,拳法上叫“沾实始吐力”这才是形意“直劲”的真正意义。大家可以看看孙禄堂先生晚年的照片,是不是挺拔如(枪)杆?有些人总觉得形意重拳和频率不能兼顾,是内功未到,难得真传,虽然腰胯肌肉能使上力,但还有关节还在打软,力量在传递过程中从关节漏掉了,发劲做不到冷弹脆快,只好憋一口气在胸口或丹田,去抡、推、搡、撞。  骨力在实战中的运用实际与兵器无二,这身骨头就是十八般兵器。形意是枪拳,太极、八卦是刀剑拳,通臂、披挂是鞭子拳。循着用兵器的窍门去琢磨,各种劲诀就通了。
第2个回答  2011-02-13
开始的时候就一项一项的的纠正,每次站的时候都心里想着这些要诀,慢慢的就成习惯乐,就和小时候老师让你挺胸抬头坐姿,以后成了习惯就自然坐的直。不用太可以的求,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形意拳称站桩为筑基功,筑基功是形意拳万法之源,万变之本。有口头禅曰:“桩功是个宝,得它才是好。”想学好形意拳,就要牢牢的打好桩功这个基础。有了坚实的桩功基础,所习练的形意拳才能刚实迅猛,内外六合,达到“不动如五岳,动如狡兔”。反之,没有牢固的桩功基础,学到的形意拳套路再多,下的功夫再深,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形意拳筑基三体式又叫“三才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桩功和形意拳所有变化的开始,所谓“万变不离三体式”就是这个道理。

一、三体式功法

无极式:习练者先选正方向:立正姿势站好,两手自然下垂,头正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腭,呼吸自然,心平气和,把自己融人自然,丢却妄念,初步达到无极式的基本要求。这时你会感到心脏在平稳跳动,气血在缓缓流动,心旷神怡,直至全身内外阴阳平衡。
“无极式”是三体式的预备式,主要是调理习练者使心态平静,气血周运,阴阳平衡,为筑基功的修炼打好基础。
长时间站无极式,可调节中枢神经,精神内敛,精力充盈;心脏跳动平稳,收放自如;血液流畅,舒展顺达,对于神经衰弱和心脏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三体式:慢慢的深吸一口长气,然后两掌根从身体两侧慢慢抬至小腹根部位,随气的吸人,两手掌根贴着小腹慢慢抬起,抬至与胸口平时(如图1),再将吸人之气缓缓呼出,随着呼出之气,两手再按原来上升的路线慢慢下落至肚脐两侧,两腿同时微曲(如图2),两掌变拳(如图3),拳心向上,两拳稍停,左拳从肚脐开始,以虎口贴身沿中线向上走至心口(如图4),左拳向前成45度角打出,向着鼻尖对面斜上方行至高与眉齐,虎口向外侧翻拧(如图5),再将拳变掌向里翻转并下落与胸口齐,掌心向下。在左拳向外打出的同时,左脚也随之向前趟出半步,与右脚成45度角,两脚的间距一尺左右,右手变掌,掌心翻转向下,形成三体式桩功(图6),整个动作是由动到静的过程。

动作要领:动作要完整和谐,鼻尖、手指尖、脚趾尖(图7)三尖相对,身体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但头要顶,要正;左手要沉肩坠肘,手与肘臂要有拧裹之劲,指尖向前。

二、三体式与定步鹰捉的区别

三体式的几个动作都要求匀速,力戒忽快忽慢。三体式从无极式到有极式的过程都是调节呼吸过程的动作,调动意、气的过程,采用的是缓慢的匀速运动。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个静动相结合的过程。正因如此,形意拳先贤们才把三体式和定步鹰捉分别开来。
定步鹰捉是在无极式的基础上开始的,两手贴腹部沿中线向上提至胸口,再贴腹部沿中线向下沉至脐两侧。然后,右拳向上贴腹至胸口处向前上方打出,打至与眼眉齐,左拳从下向上方沿中线打出,拳心向上,打至两手相叠时同时变掌,右掌收至腹前,左掌向下翻拍至胸口齐。整个过程是越打越快,右拳打至最高点最快,左拳变掌向下猛拍至胸口齐时最快,它是一个加速度的过程。因此,从这点来说,“三体式”和“鹰捉式”是完全不同的,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形意拳先贤们所认可的,也希望我们广大形意拳爱好者加以区别,不可混淆。

三、三体式的技法要求和作用

(一)基本要求与作用

1、掌型要求“三圆”。即“手心圆”。由于掌心回收,使掌的横撑力增大,有利于控制对方重心的变化。“手背圆”,使劲力利达指尖,三节劲整,有利于气催血行。“虎口圆”,助长掌的外撑和里扣的劲(图8)。

2、要求齿、手、脚“三扣”。即“齿扣”,齿为骨梢,“齿扣”可发动骨梢之威力;拳经云:“有勇在骨,切齿则发”,就是这个道理;“手扣”,手指甲为筋梢,“手扣”就是发动上肢筋梢的威力,可使劲力达到指尖,气贯梢节;“脚扣”可发动下肢筋梢的威力,劲达下肢,气贯脚趾,使下盘桩的基础牢固。
3、头、舌、手要达到三顶。即头上顶能振奋精神,发动头发血梢的威力;舌为肉梢,“舌顶上腭”,即发动肉梢的威力,舌卷气降,沉人丹田,加上咽津液还丹田,丹田坚实,内劲充足;“手顶”能使梢节前顶的劲力增大,气贯指尖,增强手指的钻翻劲力。
4、要求脚、臂、肩、头“四平”。形意拳的起手多用“鹰捉”,桩功“三体式”和“鹰捉”的定式是相同的。因此,要求也是一样的,都要求做到“四平”。
(1)“头顶平”,即下腭能自然回收,形成头上顶,项竖拔,既可发动血梢(即发梢),又可振奋精神。
(2)“两肩要平”。即上身不可倾斜,两肩持平并相称相撑,以使腰劲得发,周身劲整。
(3)“前小臂要平”。即两肘能向下坠沉而且里裹,两臂肘窝朝天,使前臂、肩肘、手,能在一条直线上,“三催”劲整顺,劲力到手。
(4)“两足抓地要平”。能使下肢的力量得发,下盘功力增长,桩实,步稳。
拳经云:“足下存身”;其中“下”是前后两脚中间的位置,在三体式中是前三后七的劲,脚下所在的重心则是后三前七的距离, “存”是“放”人的意思。就是说,在站三体式桩功时要求把身体的重心放在后脚跟的里边,前脚跟后边。这样站能使前腿灵活,前进速度敏捷,不影响整体的平稳,使后腿蓄力待发。

(二)“四象”

形意拳“三体式”要求做到“四象”。即像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要求“四象”,就是为了像这四种动物的特殊技能,“得之于心而能尽物之性”,把它变为自己武技的特长,还要求通过动物的动作把它的内意体现出来并运用纯熟,用于实战技击。这就是三体式虽然是静态但都是象形取意,静中寓动。因此,习练者一定要认真领悟,融汇贯通。
1、“鸡腿”就是学鸡的“独立之形”和“两腿相夹”的劲力。形意拳最突出的特点是前腿向前趟进,后腿有蹬劲,长时间站桩,“两腿相夹”的劲增大,会使“独立之形”稳健,可达到“不动如山岳”的奇效。
2、“龙身”有三折之势,搜骨之法,龙常因身体“折”而力大。我们习练形意拳就是要学它这一身法,即折身的特长,以达到“三催”劲整,力能顺达,腰劲在“转”“折”中得以发放。当后膝里扣,上体反拧,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之势,使腰拧而腿顺,胯力前催。“折”是“蓄”,只有通过“折”,才能达到充分的“蓄”力,在丹田省(音醒)气,自然劲力倍增。
3、“熊膀”就是学熊的“竖项之力”和“膀垂力大”的特点。“三体式”用“拔背”、“垂肩”,以求“项直”“头顶”,发动血梢的威力,使人精神振起。同时,因垂肩抻拔双臂力贯肘、手,使上肢“三催”劲整。
4、“虎抱头”就是学“虎未扑食头早抱”,这是蓄力待发的技巧。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人洞紧随身”,这也是“虎抱头”技法的要旨。站“三体式”桩,拳从下颏打出变掌落与心口齐,由于坠肘沉肩,则达到“手不离心,肘不离肋”,这正是“虎抱头”技法的具体体现。

(三)“五夹”

形意拳先贤们常说,站好三体式就能站出“八面劲”。其实,“五夹”练的就是“八面劲”,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沾那那有”的真劲。
1、下颏与脖子夹:使丹田气沉,劲整而顺达,能唤起人体的内在精气神,有利于头上顶,使头发惊起,血脉速转。
2、两臂夹:通过大小臂的沉臂坠肘和两臂的相夹,使两臂束为一体,产生裹劲,同时两臂又具撑劲,习之长久,周身自生八面劲。
3、两腿夹:形意拳三体式的前三后七,并膝裹胯的“夹劲”具有独到之处。在拧腰,顺后胯,使两胯前后在一条线上,使后膝里扣,膝尖朝前,反映一个“夹劲”;前后两小腿相夹,反映一个“剪劲”。两劲相合,使腿的“夹剪劲”得逞。两腿的“夹”劲对形意桩功和下肢技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臂与腿夹:通过上肢沉肩坠肘和里裹的相互的夹,下肢前顶后蹬的夹剪劲,和丹田沉气拧腰顺胯,使上肢和下肢相对之处(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形成外三合劲,这样用意磨炼,会使上下肢的劲校整,向外发放时劲大,达到“上下相合”成为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练成弹性力。
5、臂与身夹:向外伸出的手掌心回收手指的力向前顶,臂往回夹,则沉肩坠肘的劲稳固。拳经云:“肘不离肋,手不离心,出洞人洞紧随身,手脚齐到才为真”。是前臂与身夹的最好解释。后臂与身夹会使前臂的劲得以充分发挥。拳经云:“前手打人,后手发劲”,“拳打一阴反一阳”,其道理就在于此。

(4)“静动”

从无极式到三体式整个过程都是“静动”结合,相互促进,“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这是整个过程的主线,也是为练好外形追求动作中的“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还要进一步去追求“静中之动”,也就是先辈们常讲的“内意之动”。即对“意”的训练,对“神”和“气”的内养,对“内劲”的培育;进而达到意到气到力到的高超境地。
拳经云:“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这些都是先辈们在习练三体式过程的体会和经验;要在平时磨砺动作的同时,追求“静中之动”,更要追求“动中之静”,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探赜索隐地追求,才能知其“性”懂其“意”,进而才能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发”的“妙用则为神”和“不思自得,触之自应”的高超技艺
(五)“四梢”

形意拳讲的“四梢”,是指人的毛发为血梢,舌为肉梢,手指甲、脚指甲为筋梢,牙齿为骨梢。如果习练者能把“四梢”发动起来,那气质神态就会猝然生变,自己会觉得精神雄劲,胆壮气豪,人见而生畏。“惊起四梢”实际是“意有所感,神之所施”,主要是发挥内在的精神。
在练三体式桩功时,一些人只练外形,不重内意和静中之动的求得,总感觉枯燥无味,容易产生杂念,气浮心慌,难以持久。如果将“四梢”惊起与外在动作相结合,气势自然会倍增,心平气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