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沙弥,译成中文有哪三义?

如题所述

依律而言,沙弥有三义和三品二类的差别。

一、沙弥三义。古来把沙弥分为三义:息慈、勤策、求寂。

1、息慈。

唐代道宣律师在《行事钞》中,把“沙弥”翻译为“息慈”。《行事钞》上说,“沙弥是梵语,此云息慈,息止世染,慈济群生。”

“息”是息恶之意,所谓一切恶莫作,属于止持所摄,即《戒本》上所说的“止恶”意。息止世染,制止身口意三业,不作诸恶。息止造作世间一切染浊的恶法,比如:停止造作杀、盗、淫、妄、酒等事。

“慈”是行慈之意,所谓众善奉行,属于作持所摄。作为沙弥,不仅息恶,还要行慈。不但要息止诸恶法,还要积极勤修一切善法,所以说,慈是作善,作持所摄。作为沙弥,要策励身、口、意三业,造作诸善业,例如:随大僧安居、半月诵沙弥戒、忏悔、礼拜等。这是积极的行善作福。慈济群生,即是本着慈悲的心怀,发菩提心,济度一切众生出离苦海,成就佛道。

前面的“息恶”是息止世染,这是从出离心而言;“行慈”是慈济群生,这是从菩提心来谈。“息恶”是要“有所不为”;“行慈”是要“有所为”。“息”是有所不为,即对于一切身口意的恶业都要息止,皆不能继续造作了,换言之,绝不能再去染浊世间的五欲了,这就是有所不为。《大智度论》卷十七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从“慈”的行慈之意来说,务必有所为。这即是说沙弥对于修善作福的事情,都要积极的去作持,这就是有所为。或者说,作为沙弥一切善法都要去尽力而为。前边的“息”是属于摄律仪戒(断诸恶),“慈”是属于摄善法戒(作诸善)与饶益有情戒,或者叫摄众生戒(慈悲喜舍,利益一切众生)。

如果按照天台宗“教行果”来说,“息慈”是属于教法所摄。“息”是属于教中的止教,就是止恶意,“慈”是属于作教,即是作善意。所以,作为沙弥,断诸恶法,修诸善法,济度众生。盖出家之人,初入佛法之时,多方面来说,存在着世俗的情感,所以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

2、勤策。

唐代玄奘三藏法师把“沙弥”直接翻译为“勤策”。玄奘大师说,沙弥的梵语是“室罗摩拏洛迦”。因为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十七年,精通梵语,沙弥梵文的原发音叫“srāmaneraka”,玄奘大师就把它直译为中文“室罗摩拏洛迦”,翻译为“勤策男”,同此,出家女子称沙弥尼,梵语 “srāmanerika”,译称勤策女。以其勤于策励成为比丘、比丘尼者,故前者译为勤策(勤策男),后者译称勤策女。

玄奘大师被称为翻译佛经的新译家,在唐代之前翻译佛经者,称为旧译家。旧译家的代表人物以鸠摩罗什与真谛为翘楚,他们侧重于佛经的意译。新译家中主要以玄奘、义净为司南。而玄奘大师首开直译之风,所以汉译新旧之别遂以玄奘划分。玄奘等人之新译在法相宗之性相学上固然极其适切,然而用来诵读,仍以流畅的旧译较为适切。现今经典使用旧译者亦极多。如果佛经侧重于直译,读诵起来较为拗口。不过,却保持了印度梵文的特点,则其严谨性、学术性略胜一筹。

玄奘大师直接把沙弥的梵文“室罗摩拏洛迦”(srāmaneraka)翻译为“勤策男”之意。这个“勤”字是什么意思?勤谓苾刍,勤人所策故也。“苾刍”,实际上就是“比丘”的意思。梵语“Bhiksu”和南方巴利语“Bhikkhu”都比较相似,翻译成比丘相似于原发音了。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称为“比库”。这个“勤人”指的就是“比丘”,“比丘”勤加策励的对象即是“沙弥”。在“策男”二字中,策是策励之意。男指的是“沙弥”。在《四分律疏·饰宗记》卷四、《俱舍颂疏·业品》卷二、《俱舍论普光记》卷十四,都把沙弥解释成“勤策”之意。

在《俱舍颂疏·业品》卷二中说,“勤策律仪,勤为大僧之所策励,旧云沙弥”,这指的是旧译家把它翻译成沙弥。玄奘大师的亲传弟子普光大师,“亲承密诲”《俱舍论》法脉,他在《普光记》中这样解释说:“室罗摩拏洛伽,唐言勤策,谓为苾刍勤加策励,洛是男性,旧云沙弥,讹也。”普光大师说翻译成沙弥是错误的。或许站在直译的角度上,可以勉强这样说。但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说:“旧云沙弥者,言略而音讹,翻为息慈,意准而无据也。”新翻译家义净大师认为,旧翻译家把梵语“srāmaneraka”译为“沙弥”,不但其言词太过于简略了,而且其发音亦是讹误的。不过,把梵音翻译为“息慈”,虽然翻译的意义准确,但是没有依据或证据。其实,即便沙弥的梵音“室罗摩拏洛迦”没有直译与译为“勤策”之意,而其沙弥之名也早已在教内相沿成习,约定俗成了。换句话说,对于“沙弥”的称谓,佛教界早已达成共识了。

再者,“勤策”之意,“勤”是精勤;“策”是策励。“勤”是作持,就是要有所为,是作善之意,即众善奉行之意。“策”是止持,即要有所不为,是止恶之意,即诸恶莫作之意。大僧策励沙弥,诸恶莫作,精勤作持,众善奉行。如果按照天台宗“教行果”来分判,“勤策”属于行法,作为沙弥要虚心接受大比丘的勤加策励,努力勤修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所以说勤策是行法。

3、求寂。

沙弥又翻译为求寂之意。这是继唐代玄奘大师之后,另一位佛经翻译界的大咖——义净大师(635~713)的翻译。义净乃是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精通梵语,博闻三藏圣典,在印度留学达25年之久。他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中说:“室罗末尼罗,译为求寂,言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

义净大师认为,把沙弥的梵语“室罗末尼罗”翻译为求寂,其意是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求”是寻求,“寂”就是圆寂。出家学佛的目的是追求趣入大涅槃,或者说是圆寂。求寂,是我们沙弥求证的寂灭之果法。

略释圆寂的大意。智德俱备为“圆”;惑习障尽名“寂”。此中,“圆”的意思是从沙弥开始修行为因,直至证得涅槃的圣果为止。这犹如十五的月亮一样,从初一开始,月亮是很小的“月牙状”,再慢慢到十五就会变的又圆又亮了。十五的月亮,即象征着一切功德智慧都圆满具足了。这就是“圆”的意思。圆,即无一功德不俱。约成就圣果来说,无论哪一种功德都具足。寂,即是“寂灭”的意思,无论哪一种烦恼都灭尽。寂,是惑习障尽的意思。惑是烦恼;习是习气;障是烦恼障,也就是说,一切的烦恼、习气、障碍都寂灭了。所谓“圆”是没有一种功德不成就、不俱备的意思。“寂”是没有一种烦恼不寂灭、不断除的意思。所以说,“惑习障尽名寂,智德俱备为圆。”

简而言之,“圆寂”是,功德圆备,烦恼寂灭。智德俱备为圆,指的是“作果”,即是作为沙弥应当寻求圆满的果法。惑习障尽名寂,指的是“止果”,换言之,止恶所得的果法,亦即将来以智慧力断尽诸烦恼障后所得到的圣果。而“作果”即是作善所得的果法,沙弥修道,以后作善为因的话,勤加策励,将来会得到“圆寂”的果法,这就是智德俱备。

所以说,息慈是教,勤策是行,求寂是果。息慈是我们沙弥所依的教法;勤策是我们沙弥的行法。求寂是沙弥求证的果法。从依教奉行来说,依“息慈”之教,遵照实行“勤策”之行,即能求得“圆寂”的果报。

沙弥的三义,各侧重不同。息慈是教,勤策是行,求寂是果。从沙弥翻译的三种名义来说,前二译:息慈、勤策,是就“因”而翻;后一译:求寂,就“果”而言。

如下表所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6
沙弥的三义分别为求寂、息慈、勤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