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发作会有前兆么?该怎么治疗心肌梗塞?

如题所述

心肌梗塞的前兆
心肌梗塞也是心脏病的一种,你知道心肌梗塞的前兆有哪些吗?哪些症状预示着心肌梗塞找上你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心肌梗塞的早期症状,还在等什么,赶紧跟着小编去下文了解一下吧!
心肌梗塞症状
(一)疼痛
为此种病症最突出的症状表现。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常发作于安静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可无疼痛,起病即症状表现休克或急性肺水肿。
心肌梗塞症状疼痛
(二)休克
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0.7KDa(80mmHg),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休克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由于心肌遭受严重损害,左心室排出量急剧降低(心源性休克);其次,剧烈胸痛导致神经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此外,有因呕吐、大汗、摄入不足所致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存在。
(三)心律失常
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少见,室上性心律失常较少发生。前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心肌梗塞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于心房梗塞。
(四)心力衰竭
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严重者发生急性肺水肿,可有紫绀及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后期可有右心衰竭,右心室心肌梗塞者在开始即可出现右心衰竭。
心肌梗塞症状心力衰竭
(五)全身症状表现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导致,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
不可忽视的心梗前兆
九种因素诱发“心梗: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心梗是由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紧张状况、水果蔬菜摄人不足、缺乏运动、腹型肥胖、过度饮酒等危险因素诱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心梗”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
心梗发生前的五个踪迹:
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若加以留意,事先发现先兆症状的踪迹,及时就医就可有效避免身陷“心梗”危机。
夜间或休息时胸痛。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等,但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
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视。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来袭。
不能忽略不典型“心梗”发作:
很多“急性心梗”发作时症状并不明显,特别是女性,约65%的女性在“急性心梗”发作时会有各式各样的表现,不但患者自己易忽视,医生也很易误诊。如突然呼吸困难并加重、恶心、呕吐、牙痛、下颌痛、头痛、头晕、失眠、极度疲倦、食欲差、消化不良、胃痛、焦虑等症状。
一些原本存在呼吸系统问题的患者,若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咳嗽、咳泡沫样痰等状况时,也需高度怀疑突发“心梗”。
若这些症状与运动、劳累、激动有关联,且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需及时就医。
三高人群警惕心梗来袭: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存在诱、发因素,对“心梗”而言,需格外提高警惕的人群就是诱发因素较多的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更易发生意外。若是身体经常处于超负荷疲劳运转的状态,或情绪过于紧张时,更易诱发“心梗”。此外,抽烟、喝酒、嗜食肥甘厚味之人,也要特别小心“心梗”来犯。爱护心脏、预防“心梗”应从生活方式人手,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特别提醒:“心梗”高危人群,最好在临睡前喝杯水,以更好地稀释血液。由于很多“心梗”患者都在早晨发病,因此早晨起床前要有3个注意:
1.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可先在床上安静地躺3分钟再坐起;2.坐起后,不要立刻下地,要在床上静坐3分钟左右再下床;3.下床后,不宜即刻活动,可稍微停顿一会儿,再慢慢地活动。这是为了让机体充分适应由静到动的过程,有利于预防“急性心梗”突然发生。
心梗急救关键6小时:
“心梗”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给心脏供血的动脉血管内膜缺损后,在破损的血管内壁处沉积了血液中的一些大颗粒物质(如脂肪颗粒),这些堆积的物质越积越大,在一定程度后形成斑块,斑块一旦脱落就成为血栓,血栓堵塞血管,就会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
正因为如此,发生血管堵塞后6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对心脏造成的损害是可逆的,能够及时地修复,不但能获得较好的治疗,甚至还可减少心肌坏死的数量。但是,若超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其危害将不可预料,临床发现“急性心梗”突发后,约有一半的患者死于送到医院之前。如何把握好决定生死的6小时,是“心梗”患者的救治关键,而及时发现“心梗”发作前的迹象就更显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0
1、心肌梗塞发生前,一般会出现频繁心绞痛,而且疼痛的程度较之前严重,疼痛持续时间更长,以前稍微休息后就可得到缓解,心梗前却在轻微活动甚至休息也会发生,即使服用了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而且患者往往烦躁不安,且多汗
2、心梗发生之前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气促等呼吸困难,甚至咳泡沫样痰等一系列左心衰的症状。
3、有的患者心梗发生前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感冒症状或者肠胃道症状,伴随精神不振、疲乏无力、嗜睡、烦躁等症状表现。
4、有的患者心梗的前兆表现为自感心慌气急,摸脉多为不规则搏动,而且一直反复持续出现,伴随血压下降。
5、有些心梗患者表示发生之前出现胸闷,并伴随心绞痛,稍微活动就感到心慌气短。
6、有的患者心梗发生前并无心前区疼痛的典型症状,而是出现牙痛、左侧肩肿部酸痛和胃部不适。

首先做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的检查,如果不能确诊但是症状明显需要做冠脉造影以明确梗死部位及程度。现在几乎每个医院都有急性心梗的绿色通道,可以保证病人在心梗发生后6小时内做冠脉造影,如果有需要首先要考虑放支架,但是急诊支架治疗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它只适合后壁的心梗,如果前壁的心梗是不适合做的,只能药物保守治疗,等病情稳定后才能择期选择手术,特别明确的心梗才能做急诊介入手术。
第2个回答  2015-04-20
心肌梗塞的前兆包括一、夜间或休息时胸痛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二、心绞痛症状加重若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程度越来越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三、无明显诱因的胸痛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后等,但如今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并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四、突然的心慌憋闷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这是许多患者常见的心肌梗塞的前兆,需特别注意五、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情况,也要加以重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平时注意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饮食要均衡。适当的参加活动。身边准备急救的药品。
还可给你一心脏保健的方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4-20
心肌梗塞会出现心慌、胸痛、呼吸困难、大汗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需要口含硝酸甘油,尽快到医院抢救,以免出现心肌损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