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别时的故事

以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但是忘记主人公的名字了。有请知此典故的朋友赐教。

送别时友人因依依不舍而哭泣了,而被送的人则为其如此儿女情长而激怒,说:“你不配做我的朋友。”然后打马而去。

请问,这位被送行的古人是谁。
请同时回答,送行的那位古人 以及 被送行的古人的名字。谢谢。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扩展资料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0
关于“送别”,对于“文化”来说,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也是紧紧地包含在文化的意义之中。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家,中国文化自然也是充满了一股子人情味,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儒家文化上升为主要国家意识形态,使伦理学最为发达,其思想又以“礼”、“仁”为中心。在这些主要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文化中的人情味自然是不会少的,送别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送别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已经深深地打入我们的内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既然是谈送别,首先就要先明白什么是送别。送别即是送行,是朋友、亲人、同事之间的一种告别礼仪,中国最早的送别仪式已经不为人知,因为送别的人太多、太平凡,反而淡化了最原始的产生和起因。送别大多是好友、夫妻、所尊敬的人之间举行,在分离的时候,因为感情太深,不忍分离,依依不舍地陪同送行一段路程,算是告别。
在古代的礼仪中,有“祖道”一礼,是指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这种礼算是最早、最为正规的送别。《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后引申为饯行送别,逐渐发展成为多种多样的形式。
古人送别的地方有一些专用的名词。“南浦”最早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所以“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用名词;还有“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还有《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段,显然长亭已成为人们心中送别之所。这些送别的地方,因为大多被诗歌所通用,逐渐成了送别地的专用名词了。
了解了古人送别的地方之后,再来看送别的几种方式。第一是送别酒,就是朋友即将分离之时,在一起聚餐饮酒。最好的证明就是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了。第二是送别歌、送别诗。因为古时的诗歌合为一体,诗都是可以合乐唱出来的,所以送别歌和送别诗都是一回事,这让中国的诗歌创作增光不少,在文学史上,因为送别而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仅家喻户晓的名篇就已经是繁星丽天,数不胜数。
有些送别诗,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薛涛《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关于送别最为人所称道的故事,就属汪伦送李白的故事。天宝十四载(755),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一首《赠汪伦》留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唐朝是诗歌的创作高峰,同时也是送别诗的创作高峰,几乎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的送别诗,不光是唐朝诗人爱写送别诗,也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诗人都少不了送别。看来,离愁别恨永远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送别诗之外,还有折柳送别,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隋朝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古人的送别,大多都是在比较哀伤的气氛下进行的。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所反应的就是这一现象。古时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会,分别的又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想到此自然心里是不会好过的。时至今日,仍然会有一些哀伤的送别,送别已经成为千百年来一种生活方式。如今的送别,虽不比古人那样哀伤,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发一条祝福短信,说一些祝福的话,照一张相,算是留念。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1
可能是王维送孟浩然

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此疑送孟浩然归南山作。”《送别》究竟送谁,其实无关紧要。“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孟浩然和王维的赠答,读得出他们的情谊,也读得出他们对尘世的同而不同的态度,以及各自的处境、性格、趣味。王维是真正超脱而清淡,孟浩然则是两种不同价值观还在纠结、深受环境和处境的影响、在焦虑中寻找着内心的平衡,更像当代的知识分子。

《送别》究竟送谁,其实无关紧要。“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3-20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4个回答  2011-03-20
王维追问

还请问,送行的那位古人是谁。

追答

孟浩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