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吃饭喜欢边吃边喝,认为有助于消化,那么吃饭时喝水究竟应不应该?

如题所述

从科学上来讲,吃饭的时候喝水,确实会对人体的消化功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

影响咀嚼频率

边吃饭边喝水,会使牙齿的咀嚼频率降低,未经过充分咀嚼的食物直接进入肠道,会增加胃肠消化负担。

影响初级消化功能

胃酸是我们消化过程中重要的物质,能对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进行初级消化,因此,保持胃酸的浓度对于消化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在进食过程中喝入大量的水,这些水便会稀释胃液,降低胃酸浓度,进而影响消化。

影响胃的蠕动

消化过程的完成,除了胃酸的初级消化作用,还要依靠胃的蠕动。通过胃的蠕动,我们吃的食物才会变成食糜,便于肠道消化、吸收营养。而饮用大量的水,会减弱胃的蠕动,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影响进食量

大量喝水容易导致水分停滞在胃部,使我们产生饱腹感,影响正常的进食量。长期如此,可能会造成获取的热量、营养不足。

那么我们吃饭的时候,就真的完全不能喝水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进食时,我们要依靠唾液的润滑作用,帮助更好地咀嚼和吞咽食物。但如果食物比较干涩粗糙,难以吞咽,这时候适当喝些汤水,是有利于吞咽和消化的。所以说,进食时并不是完全不能喝水,而是需要在饮水量上进行控制。以感觉饮食比较顺畅,吞咽没有特别干燥为参考,一般建议吃饭时控制喝水量在100~200mL以内比较合适。也就是说,只要控制量,吃饭时还是能喝水的。

最好不要饭后立刻喝水

我们的胃是随着食量慢慢变化的,如果吃饱后再大量喝水,无疑会把胃撑大。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胃扩张,甚至下垂。饭后大量饮水会引起反酸、烧心的症状。如果胃内的食物还没消化完全,还会造成消化不良,对于儿童,可能会影响发育,对于成年人,可能会引起胃炎或者胃溃疡。

饭前半小时喝水最佳

因为此时我们的胃处于空腹状态,胃酸浓度较高,喝一杯水可以缓解饥饿感,帮助我们控制食欲。而且,空腹状态下,水在我们的胃内停留10分钟就会进入小肠,随后便会立即被小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里,被身体吸收利用,所以在此时喝水,补水效果是最好的。

喝水、喝汤、喝饮料,该选哪一个

相比喝水,确实喝汤要更好,因为汤里面含有很多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更能刺激我们胃酸的分泌,从而有助于之后食物的消化。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喝饮料,因为市面上的汽水、果汁等饮料中基本上都含有柠檬酸等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会影响胃内的酸碱平衡,抑制胃酸的分泌,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总而言之吃饭是否喝水应因人而异,少量饮水可以促进消化,过量摄入汤水则会适得其反,老年人和肠胃功能弱的人需要格外注意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5
其实吃饭的时候是不应该喝水的,因为这个时候喝水会很容易产生胀气,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的很多,对身体很不好。
第2个回答  2020-12-25
我认为吃饭的是不应该喝水,会影响消化不良,也不利于营养吸收,边吃饭边喝水,会影响吃饭的,所以,还是不要这样做的好。
第3个回答  2020-12-25
不应该,因为在吃饭的时候,胃部会分泌胃酸进行食物消化,如果喝水会将胃酸稀释,影响食物的消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