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杰姆逊总结的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简答杰姆逊总结的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杰姆逊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
[摘 要]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及产生的影响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国内外学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认识却存在着诸多分歧。杰姆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所作的细致考察虽有偏颇,但却有其自身特色和价值。他不仅从概念上将“后现代主义”指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而且从细节上对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断裂和连续性作了具体分析,从而表明了他对后现代主义的态度。
[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
一、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早期关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是弗雷德里克·杰姆逊( Fredric J ameson) 分析后现代主义中最系统且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但正如肖恩·霍默(Sean Homer) 指出的,该著作是由杰姆逊先前的两篇论文糅合而成的,即“理论的政治:后现代论争的意识形态立场”和“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据佩里·安德森( Perry Ander son) 称,前文写于1982 年春,后来发表于1983 年《新德国批评》,它勾画出了各种后现代理论的关系图,杰姆逊在吸收这些理论的同时也以一种综合的形式进入了后现代领域;后文最初是杰姆逊1982 年秋在韦特尼博物馆的演讲稿,后经扩展发表于1984 年的《新左派评论》,书中提出了杰姆逊理论的核心问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不仅如此,安德森还认为,这一颇具创见的思想一直贯穿于杰姆逊后来的著作中,构成了杰姆逊所有著作的基石[1 ] (前言第122 页) 。因此,一般认为,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最早关注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从杰姆逊自身的理论轨迹看,情形似乎也正是如此。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可以追溯到他在1975 年发表的长文《文本的意识形态》,而按照凯尔纳(Douglas Kellner) 、贝斯特(Steven Best ) 的观点,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关注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初就开始了,因为“在杰姆逊70 年代的文本中就已有几处重要的地方预示了他后来的后现代主义理论”[2 ] (第19 页) 。比如在《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的序言中,杰姆逊就已经注意到了“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组织的新方式”及其带来的新文化形式,认为在所谓后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尤其是在美国,后工业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及广告工业的急剧扩张等,它们使文化作为商品进行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而事实还不仅如此,杰姆逊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化还带来了人们在经验方式上的变化:一方面是个人生活越来越封闭于丰裕社会的壁垒和禁锢之内,越来越离开这个世界上生产与劳动的现实,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服务性经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幻的景观社会,以致人们“居住在一个由人工刺激和电视传播的经验所构成的梦幻世界里”,而重大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存在和生命意义的基本问题“, 从来没有显得这么极为模糊和不切题旨”[3 ] (序言第8 页) 。在《文本的意识形态》中,杰姆逊进而指出,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应该与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行,因为有关后现代的理论是建立于一个更根本和阶段化的、对作为系统与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本身的假设。根据这一经济与社会的假设,资本已经经历了三次特定的变异,在此过程中,经济基础的持续性与完整性是通过几个扩张的阶段(对资本的安排组织方面的量变) 来维持的,这看起来也像是几次断裂,仿佛在文化与上层建筑中也出现了崭新的现实存在的文化逻辑。杰姆逊认为,“这三个阶段即马克思所说的古典或民族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由列宁所阐述的) ,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全球形式的‘跨国’资本主义,这最后一种形式尚未有足以胜任的名称[但却是曼德尔( Ernest Mandel) 在其开创性的著作《晚期资本主义》(Late Capitalism) 中颇具雄心的理论的目标]”[4 ] (第138 页) 。由此我们看到,将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最早关注追溯到20 世纪70 年代初也无可厚非。但是,杰姆逊本人的理论轨迹却透露了更具有说服力的信息。杰姆逊于60 年代早期到70 年代早期一直都致力于解读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人物的思想,并潜心建构自身理论的方法论框架,这一工作在1972 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中初具规模,而1981 年出版的《政治无意识》则标志着这一工作的完成。对此,凯尔纳也是承认的,并且认为杰姆逊至少在《政治无意识》之前(包括《政治无意识》) 还停留于“现代主义”《, 政治无意识》“虽敲响了现时之门却并未跨过现时之门槛”[2 ] (第19 页) 。因此,我们认为,截止到《政治无意识》,杰姆逊的理论重心还是现代主义文学,还未转向对“后现代主义”的专门研究。但即使这样,杰姆逊早期谈及后现代主义的只言片语,没有展开充分论证,却已经切中了后现代主义的要害,即研究“后现代主义”必须紧密关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这就使他不可避免地、也是顺其自然地进入了后现代的文化场景之中。所以《, 政治无意识》可以说是一个分界点。
二、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的界定杰姆逊对后现代主义首次作出比较详尽的正面论述是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中。作为比较文学专业出身的杰姆逊,他所关注的后现代主义当然包含着相当具体的文学内容,但在杰姆逊这里“, 后现代主义”这一新名词不只是用来描述某一个阶段文学作品的风格,而且还可视为某一阶段的文化风格和文化逻辑,因为文学这个封闭的领域恰恰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缩影,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微观世界。虽然杰姆逊指出,并不是今天所有的文化生产都可以用“后现代”来概括,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也还存在,但是,西方文化在50 年代末出现的“断裂”已经足以使现代主义文化退居后台,一种异于现代时期的文化突显为一种新的文化主导因素。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中,杰姆逊接着指出“, 后现代主义”更是一个历史时期的概念“, 其作用是把文化上新的形式特点的出现,联系到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经济秩序的出现———即往往委婉地称谓的现代化、后工业或消费社会、媒体或大观(Spectacle) 社会,或跨国的资本主义”[4 ] (第399 页) ,亦称晚期资本主义。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和这个晚期的、消费的或跨国的资本主义息息相关,所以它应该能够表现出新近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内在真相的若干方面,它的形式特点在很多方面也应该能够表现出那种社会系统的内在逻辑。因此,杰姆逊的意图就是探索后现代主义是如何以晚期资本主义的主导文化逻辑呈现于社会生活中的。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杰姆逊进一步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变化及其与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之间的关系作了细致分析。在对当前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上,杰姆逊反对贝尔 (Daniel Bell) 所谓的“后工业社会”的提法,而赞同曼德尔“晚期资本主义”的观点。杰姆逊认为,贝尔的提法试图“证明当今的社会组织和构成已经不再依循传统资本主义的运作规律———也就是说,不再以工业生产为其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更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统摄社会生活的总体方式了”[4 ] (第425 页) ,所以明显具有意识形态上的倾向。相比于贝尔这种明显维护资本主义的言论,杰姆逊认为,第四国际经济学家曼德尔关于晚期资本主义的理论更有可信性。我们知道,在《晚期资本主义》一书中,曼德尔从资本主义的技术变革入手,并按照自己的长波理论研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化,并且依据“机器生产的发展”构建了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分期理论,即市场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或跨国资本主义,并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当前所谓的消费社会才是资本主义最纯粹的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