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09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是:

1. 不确定性

这是哈桑所认为的后现代主义两个“主要的本质倾向”之一。很多其他学者也有类似的表达,比如模糊性、间断性、异端、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分解、解构、非中心、非神话化、零散化、反正统化、多元主义、个体主义,等等。这些概念可以看作同一意义范畴。

这一特征反映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就是主题、意象、情节、结局、意义等的晦涩、模糊和开放性。不确定性比较好理解,那为什么要强调不确定呢?受到解构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他们也认为本质与意义的不可知,这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叛逆传统的一面,他们认为后现代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是不可捉摸的,是荒诞混乱的。

2. 零乱性

即碎片化、片断,它表示后现代主义对“整体化”的放弃和批判。在后现代主义眼里,当今的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缺乏意义的关联,因此人和事在一地鸡毛式的碎片化现实中,呈现为无依无靠的飘零状态。

这一点反映在文学中十分重要,比如“拼贴”的写作叙事、零散叙事等等。都是将零乱性运用于文学写作之中。我们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先锋作家群里,常常能见到相关的写作手法。

3. 非原则化

这个词与“非中心主义”、“反本质主义”、“解构主义”、“反形而上学”等词的意思是相近的,也就是利奥塔所谓的废除元叙事,就是不可能存在完整的解释,没有所谓的意义。这表示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崇拜和权威崇拜的拒绝。

表现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就是不再建构深层意义,不再宣扬宏大叙事,不再刻画英雄和伟人,也不再歌颂理性、进步或未来,当然也不期望有人从中去解读出这一切。

4. 无我性、无深度性

无我性即主体的消解,传统的主体主义走向后现代个体主义。传统的主体观认为,作为主体的人要追求理性与意义,且最终可以获得真理。无我性就是后现代主义的主体观,是对传统主体观的消解,认为主体不过“是过去的陈迹,现代性的遗老,自由人道主义的杜撰,不可取的主客二分法的创始人”。无深度性即对深层意义模式的解构。

在后现代主义的影视文化、商业文化和文学作品中,人们不愿相信也不去建构关于英雄、人性、道德、理想等等的神话和语言乌托邦。后现代主义文化因此沦为杰姆逊所谓的浅薄的平面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中,它只要形式的狂欢;在精神和肉体中,它只要肉体欲望的暂时发泄和放纵。

5. 卑琐性,不可表现性

后现代主义是反崇高的,因而不得不表现出卑琐、无聊、虚无。所以哈桑进而指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由于反偶像崇拜而“在绝对的无聊和虚无上兴盛”。这表现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就是其中只有小写的人物,而不再刻画大写的人物;只有混乱的呓语、无理性的举止,而缺少堂皇的壮举和令人感动的道德生活。这让人想起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

6. 反讽

这个词与散漫、游戏、荒诞等概念相关联,以不确定性和多义性为先决条件。它既是后现代主义对传统与社会的一种批判、嘲弄,又是对它们的一种游戏和颠覆。它异常明显地被运用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反讽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内涵,最突出的一点指话语的字面意义和真实意义的脱离。

7. 种类混杂

这个词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从文学或其他艺术来讲,它也可叫“体裁的变异模仿”,打破体裁界限,出现不同体裁混杂的局面,比如文学与绘画的拼贴,或者是戏仿体裁,比如戏仿童话、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色情小说。再比如小说、诗歌、散文体裁的混合,所谓诗化小说等等。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采用“反体裁”的形式。

另一方面,它是指高层文化(精英文化)与低层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界限的消失,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即是种类混杂的表现。

8. 狂欢

来自巴赫金的这个词涵盖了不确定性、支离破碎性、非原则化、无我性、反讽、种类混杂等概念。同时狂欢还意味着个体主义多声部合奏的合理性,即后现代主义不再需要仰望巨人,而是强调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所以它既是对传统的一种游戏和颠覆,又是某种社会新逻辑的建造。

受20 世纪“语言的转向”的影响,狂欢一词也意味着文本的语言狂欢性质,认为语言是文学的主体,文学则是语言自由嬉戏的场所,是语言建构了现实,而不强迫语言去反映现实。现实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一切现实乃是语言的构成物。

9. 行动、参与

不确定性导致了参与,意义的缺失必须填平,所以一切后现代文本都欢迎参与,原因在于“它需要被书写、修正、回答、演出”。后现代主义的这一特点,受到了接受美学的影响。这反映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就是它以不确定性的情节和结局等形式,召唤读者的参与、书写。

10. 构成主义

哈桑的这个概念与鲍德里亚提出的“类像”、“仿真”等概念是有密切关联的,属同一范畴框架,它强调的是符号或语言“创构”现实而不是再现现实的特点。在文学中,是语言建构了现实,而不是语言在反映现实。语言或符号建构的现实比真实的世界甚至更真实,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讲的“超真实”的“类像”。

11. 内在性

哈桑将这个概念与现代主义的“超越性”相对并举。即是说,如果在现代主义文本中,语言符号(能指)指向某种形而上学的超越性意义(所指)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文本中的语言符号则只是能指,而没有超越性的所指。

这无疑是在突出后现代主义文本中的语言或符号的独立自足性,这种语言或符号的独立自足性就是所谓的内在性的基本含义。这在解构主义那里已经见过多次。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