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谁更适合当班主任,辩论赛,我方刘备,资料

专找刘备好的,适合班主任的,曹操的弱点,驳到曹操

刘备

首先是对刘备刮目相看.小时候对玄德君的认识是仁慈爱哭.刘备每次逃难时都要带上一大帮农民兄弟,让张老黑在后面阻挡曹军,真够爱民的.说刘备爱哭是因为荆州就是哭来的,皇叔的哭功功底实在佩服. 高中时,兴起了厚黑学说,把刘备当典型, 我一直觉得这个观点比较牵强. 但是, 刘备完全正面的近乎于救世主的形象从此被打碎了.
从刘备多次逃难时抛妻弃子,舍弃部下的事实看来,刘备就不是个简单能用仁义形容的人物,加上刘备摔阿斗的事件,发现这个人做事情比曹操还绝.曹操在宛城之战后,哭悼部将典韦,而把同样在战役中战死的长子曹昂撂在了一边,这是有政治目的的,曹操为了鼓舞众将为其卖命才这么做的. 刘备则更绝了, 赵云好不容易从百万曹军中杀出血路救来的,也是从江东水军中追回的阿斗,刘备居然把这个傻活宝不当宝,说扔就扔.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刘备跟个傻孩子叫劲个啥, 肯定是别有用心. 刘备老婆孩子没带着逃难,倒带了一帮平民到处跑,也是为了博得天下百姓义士的信任, 这样一来在后面穷追不舍的曹操倒落了个残害无辜的坏名声了, 其实曹操不是暴虐之人, 官渡之战平定北方之后, 曹操按抚百姓, 面对部下曾经暗通袁绍的累累证据, 果断地"付之一炬", 绝对称得上是盖世英雄的胸襟.
刘备人缘挺好,老婆也挺多的,卖草鞋时就喜结豪侠,别看他卖草鞋,当时的富豪都愿意出钱帮他举兵镇压黄巾,也许是因为他是中山王之后. 可惜刘备不太会打仗, 拉着关羽张飞光膀子干,只能混在大军伐后面收拾收拾战场. 胜利后,仅封个小校尉当当. 要说刘备命大,还真是因为他人缘好,落难的时候,总是有一帮忠心的弟兄跟着,除了关张, 大富豪糜竺也仗义的很,在刘备被吕布赶出徐州落难时,不仅丢了城还把甘夫人留在城里做俘虏,糜竺便卖家产冲军资不说,还把妹妹许配给他. 后来甘糜二世都不在了, 孙权用妹妹引诱刘去江东, 50岁的老刘跑到比他大不了几岁的丈母娘面前, 一下子就被岳母相中. 看到这里就不禁感叹,男人到底是越老越吃香啊, 老刘真是风光不减当年啊! 这时的老刘如入虎穴,要不是贴身保镖赵云的护卫,智囊诸葛亮的远程遥控,岳母姐姐的一见钟情, 老刘恐怕得留在江东做上门女婿了. 刘备的最后个老婆是入蜀之后,六十一岁娶来的吴氏. 据说是个二婚头. 这让我又想起了赵云收取桂阳时,赵范硬要把樊氏塞给赵云,结果被扔砖头.真是奇怪,这个时候改嫁的事情看来也很平常嘛. 总结一下刘备的老婆,个个都是国色天香的,尤其是甘氏,据说洁白如玉,几位夫人都是深明大义的,糜氏在乱军之中受重伤投井而死,孙尚香听闻火烧连营刘备失踪投江而死.
刘备有那么多义士在危难之中挺身相助, 逃难时舍弃的部下仍旧忠心耿耿,几位夫人也是死心踏地,天下百姓闻风而顺,不可否认刘备这个人气质不凡很有人格魅力. 但也可推断有其政治运营的因素.身在曹营时, 下地种大头菜;煮酒论英雄时,假装胆小丢筷子;白门楼冷言斩吕布;落凤坡热情赠的卢;鲁肃催荆州,痛苦流涕假推脱;关羽失荆州,披挂带孝报弟仇. 刘备战战兢兢成就的事业中,躲过灾难和成就霸业的每一步,都和他的人格展示或者人格表演有关. 而他失败的地方,也多少和他与关张二人的情义有关. 所以说这个人比较复杂,想老半天还是琢磨不透的.
刘备是很幸运的,除了他中山王之后的身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还有他的几次绝境逢生都非常的离奇. 很多人都在刘备最巅佩流离的时候看出他是真英雄,有的人想把他扼杀在摇篮里,而另外一些人则竭力地把他拯救出来. 当时的人真有远见,能一眼看准一个不起眼的小校尉是一支潜力股. 而刘备遇到诸葛亮则被易中天说成是几近融化的国企找到了合适的CEO.易中天也讨论了究竟是刘备贴招聘广告主动找到了诸葛亮呢还是诸葛亮自己投简历主动找到了刘备,后来易中天的结论是,刘备和诸葛亮是通过徐庶和水镜先生等猎头公司对上号的. 卧龙凭借他和刘表的远亲关系或者在孙权谋职的唐兄关系,早就可以高就了, 何必等到26岁研究生都毕业了才找工作呢?而刘备当时所在的襄阳原著民和避难来的名士众多,随便一抓就是人才,为何就缺个军师呢?估计诸葛亮择业要求高,要做就做管乐(管仲,乐毅).刘备的集团正在亏损,拿不出很多钱聘请高管. 于是猎头就起作用了, 一方面刘备面前给诸葛亮做"托",一方面也给诸葛亮推荐这个潜力股. 于是一拍即合,成就千年绝配.
写了很多了,已觉困乏,最后也不想总结了.用前一阵看到的一首诗结束吧,作者是贺自珍,和刘备有点关系:
风云才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播,
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
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
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
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
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
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
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
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楼主还是自己判断吧,历史就是这样是说不清的,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1
陈群原来在刘备手下干活,刘备溃逃,他没有跟去,最后跟了曹操,最大的可能性是曹操开出的薪水更具吸引力。可是曹操给关羽的待遇何止月薪百万(魏币),但关羽还是要去找刘备,为什么?曹操的资金显然要比刘备雄厚得多,而刘备东奔西跑,累累如丧家之犬,两袖清风,他能给出什么?如果你猜对了,可以大胆去创业了。是股份!股份比薪水更吸引人。这就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
刘备可谓能得人死力者矣。刘备手下人才不多,缺少中层干部,但有一点恐怕无人能比,那就是:人尽其才。黄忠的余热就是被刘备挖掘出来的。魏延只是牙门将,但刘备一下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而魏延果然不负所望。还有家喻户晓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恨不得一天上二十五个小时的班。在这个公司里,你有多少家伙,尽管亮出来。在这个公司里,很少有人偷懒。这是个股份合作制公司,董事长:刘备,最佳CEO。
班主任要德才兼备。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政治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等。古代成功将领都是非常注重“德”的。三国时刘备便以仁德闻名天下,在遭到曹操的追击时,宁愿跟着老百姓一起走,而不愿抛下老百姓单独逃跑,虽然最后被曹兵追上而险象环生,但是因此赢得了民心。古人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领导人的德之重要性。宋朝司马光明确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在用人时,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那么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人。因为“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都是才有余而德不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2-27
刘备的资料
刘备字玄德,生于公元161年,涿郡涿县(河北涿县)人,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刘胜玄孙,刘胜的儿子刘贞于公元前117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因宗庙祭祀时所献助祭用的礼金不合规定而被取消封侯。刘备的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刘备少年丧父,和母亲一起靠贩鞋织席度日。他家附近有一棵桑树像华盖,在树下和同族孩子玩耍时他曾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刘备年轻时不喜欢读书,喜爱骑马射箭,弹琴作乐。他身高7尺5寸(汉尺),《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里都介绍他双手下垂可以超过自己的膝盖(猩猩?),眼睛能看见自己的大耳(大象?),所以在三国演义里他又多被人骂为“大耳儿”、“大耳贼”,刘备生性少言寡语,待人谦和,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英雄豪杰,故后有“桃园三结义”。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他在商人张士平、苏双的资助下组织一支队伍,在镇压起义中初露锋芒。但由于力量弱小,一直没有固定地盘,公元196年,陶谦推荐刘备为豫州刺使,驻屯小沛(江苏沛县),陶谦病逝后将徐州(江苏徐州)让给刘备,曹操上表推荐刘备做镇东将军,封为宜城亭侯。后徐州被吕布侵占,刘备依附曹操,在曹操帮助下消灭吕布,公元200年刘备占据徐州,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兵败。刘备逃往青州(山东潍坊北)依附袁绍,曹操攻破袁绍后刘备南下依附刘表,屯兵新野(河南新野),公元207年他“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帮助他联吴抗魏,经赤壁一战获得荆州地区(河南与湖北衔接地区以及湖南北部一带)。公元211年进驻益州(四川地区),公元212年至公元214年,刘备围攻成都(四川成都),刘璋投降,刘备自称益州牧。公元219年5月,刘备占领汉中(陕西汉中),7月自立汉中王。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称帝。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击江陵(湖北江陵),荆州守将关羽战败被擒,荆州被孙权全部占领。刘备于公元221年7月亲自率兵进攻东吴,孙权派陆逊领兵5万抵抗,公元222年6月,两军在xiao亭(湖北宜都北)对恃,刘备于彝陵(湖北宜昌东南)到xiao亭一带扎营40余座,后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退守白帝城(四川奉节)。公元223年4月,死于白帝城,终年63岁。刘备先有长子刘禅,即蜀国第二任皇帝,刘禅为甘夫人在新野时所生,三国演义里提到甘夫人因梦到吞北斗而怀孕,故刘禅小名“阿斗”,刘备另有两子为刘备的妾所生,一子刘永,封为鲁王,一子刘理,封为梁王,刘备曾有义子刘封,本为罗侯姓寇人家的儿子,长沙郡姓刘人家的外甥,刘备初到荆州时因为没有儿子故将其收为义子,后因刘封欺压孟达,不救援关羽惹刘备怨恨,诸葛亮考虑他为人粗犷率直,恐换代之后无人能控制,劝刘备将其除去,于是“赐封死”。刘备的遗诏中所提到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为一代至理名言。
曹操资料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刘备适合做班主任的理由是
第3个回答  2007-02-27
曹操!因为他够阴。想当年曹操煮酒论英雄,论的结果就他和刘备是英雄!
刘备做事优柔寡断,而且不尊重女性同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问诸葛亮的意思。好多事情敢想不敢做。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就他说的
班主任嘛,要对同学一视同仁。曹操这点做的够好!
再看曹操的那股霸气!现在的学生缺的就是这点!幼儿园都有男阿姨了!曹操决定要做的事,谁也阻止不了!
刘备缺乏爱心,想当年啊,当赵子龙拼命把阿斗救回来的时候,刘备为了表现对人才的重视,竟然把自己的孩子摔到地上!嘴里还念叨:几损我一员大将!结果是把赵子龙感动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可怜的阿斗被摔成弱智了!
总之我个人对的评价刘备是无能加虚伪!
曹操则是 敢想敢做! 敢做敢当!
第4个回答  2007-02-28
刘备的性格很有忍耐行,坚韧不拔,并且他有十足的亲和力,这在管理中很重要。事例:关羽千里走单骑,这是对刘备的无比的信任与深切的情谊。还有刘备有句名言:“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可以看出他的细心。还有他的协调能力也是无意伦比的。这还不足以说明刘备适合当班主任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