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如题所述

继续推行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战略
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人口众多,自然资源贫乏,资本积累
不足。所奉行的工业化战略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相对充裕的人力资源,则必定会遭受
挫折。在今后一个较长发展时期,我国应继续奉行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这一适
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战略。这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比较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一个增长
加速期。这种增长加速现象,既不能从总要素增加得到解释,也不能从技术变迁得
到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资源再配置。资源再配置效应是增长加速的源泉。在资源
再配置效应中,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是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低的部
门向边际生产率高的部门再配置,有利于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美国哈佛大学
钱纳里教授等人的研究,按人均国民收入将经济发展划分为100-140、140-280
、280-560、560-1120、1120-2100、2100-3360和3360-5040美元7个阶
段,劳动力在部门间的再配置占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份额分别为5.7、5.5、9.0
、12.5、14.0、7.5和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五阶段劳动力再配置效应最为明
显。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接近这个阶段,应高度重视劳动力在部门间的再
配置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二是以出口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
优势。
正确处理农业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的关系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正确判断劳动力的需求究竟在哪里。我们认为,目
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仍将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
向。理由是∶第一,我国大中城市仍有较大的增容空间,而且扩大大中城市、特别
是中等城市人口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成本比兴建小城镇低得多。第二,农业剩
余劳动力大量向小城镇转移,只有当小城镇的劳动力市场可与沿海及大中城市的劳
动力市场相竞争时才有可能。
必须明确的是,在幅员广阔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之间有一个从相对平衡到
不平衡再到相对平衡的演变过程。中国目前正处于从相对平衡到不平衡演变的阶
段。既然地区不平衡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应当尊重这个事
实。应当看到,地区不平衡,是有利于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先培育一些增长点,
再依靠领先增长点的扩散、辐射作用,带动外围发展,是比较正确的发展思路。在
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与农村腹地之间,有许多关联渠道。劳动力的流动是一个
重要方面。对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而言,流入的劳动力是一种廉价资源,有利
于降低工资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对农村腹地而言,劳动力的流出,有利于提高
本地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增加本地的收入和资本积累,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是通过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消除农业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包括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两方面,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普遍问题。
改革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1978到2004年间约有两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农村人口也大量涌向城镇。这一时期共出现四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潮
第2个回答  2020-03-08
我国工业化初期农业剩余是怎样流向工业的?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政策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的原理大致是这样的:
①规定农产品低价格、自然资源低价格;
②在①的基础上,实现工人低工资、工业原料低价格;
③规定工业品高价格;
④在②③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品低成本、高价格、高利润,工业企业实现可观的账面利润;
⑤以举办国有企业的方式搞工业化,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家,由国家统筹支配。
第3个回答  2019-12-15
我觉得国家应该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可以增加一些服务产业,加强对农村的副业的投资
第4个回答  2019-12-15
分析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是要发展农村工业才能够实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