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个八旗子弟清朝究竟需要花多少银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0

清朝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莽白迫于清军压力,将南明永历帝扭送至清军大营。第二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处决,明朝正统就此灭亡。


在明朝灭亡的原因这个问题上,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是明朝末期的小冰河时期,造成了明朝国力的衰弱,最终使得明朝不堪重负而灭亡。不过,随着人们对明朝历史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明朝的灭亡和朱元璋当初分封藩王有关。清朝的康熙皇帝在总结明朝灭亡原因时,也认为是明朝后期成千上万的朱家藩王,耗空了大明江山。

康熙皇帝洞悉了明朝灭亡的原因,可是他却并没有从其中吸取教训。所以,清朝虽然没有分封藩王的习惯,但是清朝赖以起家的八旗兵,最后却成为了清王朝的巨大负担。恐怕连康熙帝都没有想到,仅仅过去百余年之后,八旗子弟带给朝廷的压力,比之明朝末期的那些朱家藩王还要严重。


在清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八旗子弟可以说是居功甚伟,那时候的八旗子弟也都是弓马娴熟的能征善战之辈。可是,当享受了两百多年的安逸生活后,清朝末期的八旗子弟已经再也没有祖先当年的风光。人们常说的八旗子弟,大多也是指这一时期的八旗旗人。他们凭借祖先的余荫,领着“月钱”,整日游手好闲,好逸恶劳。

那么,清朝养一个八旗子弟,究竟要花多少钱呢?算完账才知道,大清是活该灭亡。


清军刚入关时,出于统治需要,对八旗子弟管理得十分严格。比如规定他们不准随便离开本旗,在京城的旗人若无必要也不准随便离京。虽然朝廷对旗人限制十分严格,但是将他们的生活也安排得十分妥当。比如京城的这些旗人之中,和皇室血缘关系稍微近一点的,基本上最少也可以捞一个辅国公,如果关系再亲密一些,那就是封贝子、贝勒之类了。

对于那些不在京城的八旗子弟,朝廷也考虑得十分周到,成年之后的八旗子弟可以担任旗兵,就算什么都不干的,每个月都可以领到一份“月钱”。顺治年间,清朝刚刚入关不久,国力尚且不甚富足,有军籍的八旗子弟每个月就可以领到2两银子,没有军籍的每个月也能领到1两银子。


后来到了康熙年间,因为康熙皇帝对旗人子弟向来仁厚,军籍旗人每个月所领俸禄翻了一番,还赏赐给在京旗人子弟大量土地。可是八旗子弟都是戎马出身,压根就不会种地,也打心眼里就瞧不起种地,所以康熙赏赐给他们的土地全部被他们拿去出租。康熙此举可以说是把后来的雍正坑苦了,火耗归公、摊丁入亩都卡在旗人这里。要不是雍正皇帝铁血无情,宁愿得罪旗人也要推行这两项政策,恐怕康熙年间亏空的国库是无论如何也补不起来。

普通八旗子弟都有这么好的福利,那么跟皇族沾亲带故的旗人子弟福利就更加好了。清朝的宗室子弟,刚出生时就可以领24两赏钱,成亲时朝廷也会发放20两贺礼,就连去世的时候朝廷也会发放30两白银给他办后事。这样算起来,再加上每个月按时领的月钱,如果一个旗人子弟活到五六十岁,朝廷最少要在他身上花两三千两银子。


康熙年间,八旗子弟大约有27万人,皇族的数量要少很多,大约只有500人左右。但是,到了雍正年间,皇族人数就翻了一番,超过一千多人了。后来再经过乾隆时期的进一步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时,皇族人数已经突破万人了。1937年,清朝宗室最后一次修谱时,皇族人数已经突破2万人大关了。也就是说,清朝要花费一大笔钱财在这些八旗子弟身上,而他们则什么贡献都不需要做。

所以说,清王朝对待八旗子弟确实是没的说,旗人子弟的待遇可以说是十分优厚。并且在《大清律·名例》中还规定,“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数鞭责。充军留迁,免发遣,分别枷号。”也就是说,旗人触犯大清律是可以从轻发落的。比如原本应流放充军的,只要折抵枷号70~90日即可。因为清朝对旗人确实太过于优待,所以一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旗人后裔,穿着长袍留着长辫,幻想回到清朝。


二百多年的享乐生活,使得大多数旗人都忘记了如何赚钱生存。到了清朝末期以后,朝廷自顾尚且不暇,哪还有钱按时发给旗人子弟?可是这些八旗子弟生活一向是骄奢惯了的,所以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也要穷讲究。那么没钱怎么办?只好去变卖祖产,甚至还有像克勤郡王晏森这样的皇亲国戚,败光祖产转行去拉黄包车的。

当两百多年的时间过去后,这些原本骁勇善战的八旗兵,逐渐变成了养尊处优的少爷兵,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战斗力。到了清朝末期的时候,朝廷看到八旗兵实在是不堪大用,只好转而训练新军。可是清朝又无法阻止那些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参军,这样一来也就为后来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