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标点符号吗?外国呢?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是没有的,通常我们在看电视剧或电影里的那都是骗人的。现代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
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一般简约概括为“句读”。句,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句号,有大中小之分;读(音dòu),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逗号。实际上,在中国的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上,前人用过的标点符号绝不止于这两种,但终究没有循序积累发展为一个统一规范的体系,甚至连“句、读”两种符号的分工亦无定规,甚至未必使用。现代的中国人,如果未经专门训练,捧起未经现代标点的古籍时,即便能凭工具书去认字,也很难过“断句”这一关,问题就出在没有或太少标点符号上。
胡适在1916年发表的《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第一篇系统完整的科学论文,此文的主要历史贡献有:⑴提出了划分句读符号(点号)和文字符号(标号)两大系统的初步设想;⑵阐明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的重要地位;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符号系统;⑷条析各类标点的使用方法;⑸梳理了句、读、顿三者的关系。1919年以胡适为首的六位学者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第一部政府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13
现今很多人会误认为中国古代不用“标点符号”是因为清朝官方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把中国原来的“标点符号”都去掉了。清朝文人在写文章或出书的时候,也不再使用“标点符号”,直到近代新式标点符号产生。
实际上现今使用的“逗号、句号、括号、顿号”在汉朝就已经产生了,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对“顿号、”解释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对“扩号()”解释为“钩识也。”
考古发现,居延汉简中,除表重文的符号“=”外,还有“■”、“▓”、“●”、“W”、“∠”、“∕”、“卩”等符号,它们均起着句读或后来标点符号的作用。如:汉简“吞北隧卒田恽∣(此为一朱笔符号)正月食三斛∽正月庚戌自取=卩”;“□□平●戊失亡货负●已失火□□”;破城子探方27中有“■右第二十九隧卒三□”,“■右卒三十桼人”;“茭滑戎∠王阳∠吕尚∠韩寿□”等。

汉简中的这些特殊符号,都有它们各自特殊的用途,有的是起到后来“,”的作用,如“●”;有的起到“、”的作用,如“▲”、“·”、“∣”、“∠”等;有的起到句号的作用,如“卩”;有的则起到标识章首或分行、分段的作用,如置于行文起首处的“W”、“■”等符号;有些符号如“∽”、“S”、“▓”、“=”等我们还不好确切地断定它们在行文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有些是两个符号连用,有些放置于文末的符号如“W”等,在抄写或书写时还特意用朱笔迹表示其特殊性。
到了宋元明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都已经比较规范了。
新中国成立后累次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总共列标点符号十六种,包括逗号、句号、括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专名号、书名号、着重号。
第2个回答  2006-01-01
1、古文无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2、古埃及文字:限定符号——为了文字的简洁方便,古埃及人尽可能递增多并使用限定符号。随著词汇的需求,限定符号的使用更加广泛,如兽皮限定各种哺乳动物。

古埃及文字门有严格的缀词法,也没有标点符号,因此限定符号的使用也起到句读的作用。

3、希腊字母文字中开始使用小点。 中国古代是没有的,通常我们在看电视剧或电影里的那都是骗人的。现代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
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一般简约概括为“句读”。句,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句号,有大中小之分;读(音dòu),标形如“、”,相当于今用之逗号。实际上,在中国的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上,前人用过的标点符号绝不止于这两种,但终究没有循序积累发展为一个统一规范的体系,甚至连“句、读”两种符号的分工亦无定规,甚至未必使用。现代的中国人,如果未经专门训练,捧起未经现代标点的古籍时,即便能凭工具书去认字,也很难过“断句”这一关,问题就出在没有或太少标点符号上。
胡适在1916年发表的《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是我国新式标点符号第一篇系统完整的科学论文,此文的主要历史贡献有:⑴提出了划分句读符号(点号)和文字符号(标号)两大系统的初步设想;⑵阐明了标点符号在书面语中的重要地位;⑶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符号系统;⑷条析各类标点的使用方法;⑸梳理了句、读、顿三者的关系。1919年以胡适为首的六位学者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192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第一部政府颁行的标点符号方案。
第3个回答  2005-12-19
1、古文无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2、古埃及文字:限定符号——为了文字的简洁方便,古埃及人尽可能递增多并使用限定符号。随著词汇的需求,限定符号的使用更加广泛,如兽皮限定各种哺乳动物。

古埃及文字门有严格的缀词法,也没有标点符号,因此限定符号的使用也起到句读的作用。

3、希腊字母文字中开始使用小点。
第4个回答  2005-12-20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是鲁迅第一个在文章中率先使用标点符号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