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有一种说法叫“心理变态”,那么它的具体范围是什么呢?有什么具体表现呢?

这种人很多吗?

  心理变态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常态。心理学区分心理常态与变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 以统计学区分:

  人的智力等大多呈现常态分配,大多数人接近于平均数,只有很少数人偏于两个极端。近于平均数的为常态,居于两极端者为变态。

  二、 以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区分:

  一个人的行为表现符合社会规范,便认为是常态,否则是变态。

  三、 以人的心理能否适应环境来区分

  一个人的心理能适应环境称为常态,若一个人的心理不能适应环境则称为变态。

  四、 以人的心理是否符合某种标准区分,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曾制定十一项标准,符合标准者为常态,不符合标准者为变态。这十一项标准是:

  1、 具有适度的安全感与自尊心,对自我成就具有价值感。
  2、 适当的自我批评,既不夸耀自己,也不苛责自己。
  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与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 与现实环境能保持良好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与打击,无过度幻想。
  5、 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与目的。
  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对自己的工作能够注意。
  8、 有比较切实的生活目的,多从事实际与可能完成的工作。
  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需要而改变自己。
  10、 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重视团体需要,接受团体传统,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与动机。
  11、 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作过分地奉迎,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4
以统计学区分:
人的智力等大多呈现常态分配,大多数人接近于平均数,只有很少数人偏于两个极端。近于平均数的为常态,居于两极端者为变态。

精神状态检查对判别来访者是否存在心理变态有重要意义,检查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个别会谈来进行的。检查环境要安静,检查时间通常一小时左右,检查人员提问要掌握分寸,检查按下述提纲进行。
1.一般表现:
(1)意识状态:意识是否清醒,意识障碍的水平和内容。
(2)定向力:时间、地点与人物的定向力如何。
(3)与周围接触:对周围事物是否关心,主动还是被动,检查时的表现,是否合作。
(4)日常生活:仪表和服饰有无特殊异常,日常生活自理情况。
2.认识活动:
(1)感知觉:有元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其种类、性质和频度如何。
(2)思维言语:思维联想水平,是否符合逻辑和存在妄想;言语是否流畅,有无理解或表达困难。
(3)记忆:记忆力是否减退,有无遗忘、错构、虚构。
(4)智能: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是否正常。
(5)自知力:是否缺如或部分缺如,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如何。
3.情感活动:
(1)客观表现:面部表情、姿势、动作、呼吸、脉搏、出汗等。
(2)主观体验:优势情感是什么,情感的性质是抑郁、焦虑,还是易激惹或欣快;情感是否稳定,与外界环境是否协调,有无病理性激情和哭笑无常。
4.意志与行为:
意志是否增强或减退,有无食欲和性欲等本能活动的增强或减退,有元兴奋、冲动、木僵和怪异的动作行为。对不合作的兴奋术僵患者,因交谈困难,主要是通过观察方法来检查,可细心观察其外貌、自发言语、面部表情、动作行为以及图画、作业和日记等,对脑病患者要注意其意识状态、记忆力、智力与人格方面的变化。
精神状态检查既可按上述大纲进行,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安排,还要配合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化验室检查。
参考资料: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