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文章,题目《论语让我明白了……》《给孔子的一封信》《古人不远:我最爱好的历史人物》《道不远人

原创的,一定要原创的
放到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谢谢亲们了
你们发的东东,我特别眼熟呀

1
一本《于丹〈论语〉心得》让我爱不释手。一直以为,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在”,读过以后,我的心灵算是得到了一次洗礼,我明白了很多名言的真正内涵,第一次觉得我自己身上存在着太多太多的缺点和不足,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我也深感惭愧。对于《论语》的原文,我有些懵懂,然而却从于丹的心得体会中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伟大。于丹的每一篇文章,一个故事,哪怕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贴切的词语都会让我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常常会有同感,有时也会借鉴一下人家的做法。

简单的说,《论语》的真谛是教人们如何得到真正的快乐;它的精华则在于教我们做人的心态。这本书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细细品味过这七个方面,也同时折射出了我自己的影子。

孝敬之道:“百善孝为先”,于丹用一个大树和孩子的故事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形容的淋漓尽致,我们从父母身上索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父母付出的是人间最宝贵的爱,平时经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不容易。也许因为我还没有为人母,对于孝敬父母上,一直不知道如何做起。从毕业到现在好多年了,每次回家都是空着手回的,看到同事朋友常常大包小包的拿着东西时,总觉得没有必要,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见外呢?回到家中,也从来是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就在去年暑假读了这本书后,从心里上感觉到了对父母的亏欠,那年我25岁,我开始回报,尽管我们能做到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帮忙洗衣、做饭,买一些吃喝用品,但我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喜悦。都说25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我也的确长大了,懂事了。

智慧之道:我一直很崇拜古人的智慧,它们条件没有当今社会的优越,却能留下惊人的文化和遗产,比如秦始皇修建陵墓、长城;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唐诗宋词等等这些无不流露出古代人们超人的智慧,都令我们现代人敬仰崇拜。于丹说:《论语》里面,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你抓了一手坏牌,但是你能把它打好。人生交往的真正成功不在于你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你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当然不一定就是小人,能不能因为从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在于智慧方面,我自己还是非常欠佳的,常常只是羡慕这方面做的好的人,以后需要不断学习。

学习之道:每个人从哇哇坠地起就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走路,到长大以后学习知识、学习做人,一直到老,都有学不完的事情,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说到学习,就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孔子是一位很好的老师,他的学生桃李满天下,然而他之所以流传到现在两千多年,自然有它独到的教书之道。 读到书中有一个例子时我觉得很有趣,“1975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聚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其中一个问到这些获奖者的问题是:你们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的?结果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儿园。有一个科学家说,我是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规则,饭前要洗手,对人要谦逊礼让,如果自己不小心做了错事要学会道歉,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因此就深有体会。到此,我想起另一句话“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长大以后,常常发现我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或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实都是妈妈教我的,于是,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些话语“要...要...不要...不要...”小时候认为是唠叨的话语,那一刻就觉得如此重要。当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谦虚,而且说明他的好学。在我们生活中,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诚信之道: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可见诚信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如今社会中,很多企业品牌靠的都是诚信和信用,比如一个新的产品,必须有特别好的口碑才能够立足;一个单位的领导也要讲信用,才能赢得员工和下属的信任,假如作为上司整天不讲信用了,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了;集体是这样,而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应该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在家庭对父母、爱人、孩子要坦诚相待;对同事朋友说到做到,不能有欺骗行为,总之,从《论语》出发,结合今天的现实,以《论语》中的诚信来引导今天的生活,走好我们人生的路。

治事之道:刚看到这个题目,我不太懂,可以说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我细细的品味这个陌生的话题,于丹说孔子一生做了两件事——教育和治世,教育是成功的,然而治世他是失败的,因为他的理想不行于天下。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和她的弟子去蒲县看他的学生子路,还没见到人的时候他就夸了他三次,当他的弟子问他为什么的时候,他说只看田地道路房屋都是整整齐齐的,府衙里很清静没人告状,就能看出子路在这儿是做的是很不错的,这虽是一个小小的故事,却能看到孔子的治世思想,真正的政绩不一定要表现在奏折上,不一定是一个人说我做了哪些事,会了哪些事,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会落实在效果上,你去看效果,当然就知道他是怎么样来做的。说到此,我联想到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也许我理解的不是太对,但总的来说,还是说只要踏踏实实做事,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忠恕之道:俗话说做事先做人。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万事由心生,我认为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心在哪里。在看了于丹讲了三个卖花女孩子的故事以后,我突然想起前两天看过的今日说法,一个两岁的孩子在幼儿园由于和同伴发生争执,而被老师打,看过以后我的心痛了,为那个老师的行为,为那个孩子的心,更为站在家长的那个角度,深深的理解。我也是一个幼儿园教师,在我的生活中,我不敢说我是完美的,但我是善良的,宽容的,有爱的,对父母,对学生,对朋友都是一样的。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换了一种教育方式,孩子们犯了错误我再也不对孩子们大喊大叫,而以很亲切的口吻教育孩子,从下面教育孩子。其实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没有了爱心,就算有再高的文凭,再多的知识,都是徒劳。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颗理解的心,是我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

仁爱之道:仁爱是在孔子的论语中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我们常常说让世界充满爱,然而这个简单的爱字说起来简单,其中却蕴含的太多太多的道理。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他不仅是仁爱的一个宣传者,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于丹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补足来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己。而我认为仁爱其实贯穿整个人生,正所谓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世间的爱情、亲情、友情无不充满爱,爱情中,我宽容,彼此珍惜,对爱人和自己的亲人一样;亲情中,首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因为他们同样是我们最亲的人;友情中,友爱、友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人的面容永远是我们表情的一面镜子,因为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仁爱充满,我们自己跟这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今天,从论语中,我学会了改进自己,读书中我在反省--我以为自己做到了最好,却不懂别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以为自己很善良、很宽容,但是孔子所谓的那种心境和胸怀,我真的没有。细细品味,生活中要做到这些的确很难,但要努力。“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看到这句话,我深感愧疚,因为我常常把原本简单的事情想的复杂,把别人的无心当作有心,心里就会胡思乱想。其实真理告诉我们的道理永远是最简单的,个人的许多点点滴滴,片片断断,有好的,也有坏的,就让我们在这简单的道理中一点一点改进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7
尊敬的孔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直到《论语》,走进我的生活,孔爷爷您的谆谆教导是我如沐春风,您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让我深深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后,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学习的动力,当我在控制不住自己时,您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让我自觉的整理好思绪,一头扎进书海。当我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您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当头棒喝,让我自觉制定了好的学习方法……您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着我、启迪着我所追寻的。

孔爷爷,您是世人心中的“大圣人”,您知道你在生活中的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是多么重要吗?正因为有了你当初的宽宏大量,才有了今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纽带,您的思想也曾深深教育过我。

那一次,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我和一个同学被安排打扫教室,面对外面大好春光,我竟昧着良心对那个同学说我生病了,需要她帮我扫一下,那个同学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在外面玩的痛痛快快后走进教室时,发现老师在对她训斥。原来她先帮我打扫好了卫生。而自己的区域却未来得及打扫,不知为什么,当时一种负罪的念头让我愧疚不已,当孔爷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映入眼帘时,如一只利剑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脏,是啊,自己都不愿承受的事情,为什么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呢?如果那样,我和那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又有社么么区别呢?感谢您,孔爷爷,是您给我的人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终身受用的一课。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第2个回答  2011-05-02
敬爱的孔爷爷:
您好!我虽然没机会见到你那真正的面目。但是,您的博大精深传遍全世界,甚至让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呼吁:“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您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与“礼”,其“仁”是指一“忠”为基础的道德修养和伦理教化,其“礼”的根本特点是尊卑贵贱,长幼秩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在教学上,您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不言,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创行了许多宝贵的数学方法。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遗产,您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的人学习和传承。
以前我是一个不太爱读书、不喜欢复习的孩子。看到成绩不断下降,我却无能为力。后来我看到您的教育方法真让我感到敬佩,您说读书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才知道学习很慢就因为我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后来我成绩果然提高了。
《论语》是一部包含您思想的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到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您在《论语》中的教育对我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流传至今的名言名句都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人百看不厌,受益匪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如何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了更多难题;“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让我在迷惘的学海里找到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使我明白:一个人在学习中,若只知死学而不思考,那他将毫无所获。您这些话语,为我指点了迷津。
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啊!
至此
敬礼!
来自21世纪的:马宇翔
二零一一年 五月二日
第3个回答  2011-05-04
作文竞赛通知:
1、主题“诵读经典,感悟成长”。 在诵读、书写、讲解等学习中华经典的过程中,用文字记录下所思、所感、所悟,既可以是对作品和作者本身的认识、理解,也可以是对作者精神追求、传统文化思想、革命主义情怀的感悟,还可以是对祖国、对家乡、对父母、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或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憧憬之情的表达。
2、所有参赛作文都可以结合本次大赛的作文主题自定题目。也可以《论语让我明白了……》、《给孔子的一封信》《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感恩社会、诚信待人、学会忠恕等)的(几个)理由》等为题。
3、上交电子文档。字体要求:标题(宋体、二号字)、正文(仿宋、四号。字数800——2000

眼熟吧
第4个回答  2011-05-14

唉、咱也要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