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怎么考

申论考试有什么技巧,怎么答题,我第一次考试,不懂,大家给我说详细点,说得好的我给加分

公务员考试是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录用考试。都考什么内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1、方法总结
申论答题的三步曲是审清题目、提炼要点、组织答案。审清题目的目的是理出答题的思路、明确答题的内容;提炼要点要求我们从材料中找到或提炼出答案要点;组织答案是对答案要点的排列组合和最终呈现。这三个步骤关乎申论得分的高低,接下我将为大家介绍做好这三步的方法:审题方法:审题的目的是为了指明答题的方向,所谓答题的方向就是答题内容,申论的答题内容包括5 个要素,分别是主题、问题(现状)、原因、影响(意义与危害)、对策。如题目要求概括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审题的时候应该明确是让我们围绕“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的主题,找到“原因”这个要素;再如题目要求根据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审题的时候应该明确是围绕“城市规划”的主题,找到“问题”,并提出“对策”,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根据题目要求的答题要素回到材料中提炼要点,既目的明确,方便快速定位,又能保证不漏掉答题要点。阅读理解方法:申论材料多散乱杂,如何从凌乱复杂的材料中提炼出答案要点?这需要我们看清材料的本质,材料无非是围绕相关的主题,讲述了什么人做了哪些事,所谓人就是主体,所谓事就是多角度,所以阅读理解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主体阅读法和多角度阅读法。主体阅读法就是以材料中涉及的主体为导向找答案要点,涉及的主体包括党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业和民众,这些主体的言论、观点、行为往往是答案要点所在。如材料中出现了环保部门事后追究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就涉及了环保部门和企业两个主体,他们的行为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环保部门监管不到位和滞后性,一是企业未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由主体衍生出了多角度,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行为角度,如党政机关可以引申出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监管、政策资金投入等角度,企业可以引申出创新、技术、道德、社会责任等角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要点。答案组织:国考申论的阅卷采取“按点给分”的方式,所谓按点给分就是阅卷规则中设置好了答案要点,考生答到就给分,答不出来就不给分。考生如何知道一道题的答案要点是什么?很简单,同一种意思用多个关键词来表述就能提高命中率,如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曝光、信息披露、舆论监督等表达的含义相差不大,但多用几种表述就提高了得分率。所以建议考生注意关键词表述的多样化;答案字数的限制又要求我们少用长句子,以词组、短语的形式表述关键词;最后注意关键词的表述的规范性。
2、思维训练
对于考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分析题和写作题,仅靠前面介绍的三种方法还不够,因为这类题主观性较强,除了要提炼出关键词之外,还需要思维逻辑的演绎,所以考生的思维训练必不可少。就分析题而言,需要我们分析原因和影响,如果没有基本的逻辑思维,考生通常无从下手。在此向各位考生介绍几种基础且实用的思维方式:拿分析原因而言,可以从主客观原因或内外因分析的思维出发,思考导致事情发生的自身的原因有哪些,是观念意识还是能力;再思考导致事情发生的外在原因,比如时代背景、政策资金的限制等。利益分析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利益分析法,就是从利益着手,追溯各个利益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最有可能采取的行动,即从同一事件涉及到的不同利益主体出发,分析各个主体的利益出发点。除此之外,之前为大家介绍的主体法和多角度法不仅可以运用与阅读理解,也可以作为分析思维。对于具体的事件,思考它涉及的各种主体或角度,如分析醉驾屡禁不止的原因,可以思考其涉及的主体有政府、交管部门和醉驾司机,角度有交通法规、制度的顶层设计,对醉驾的执法、监管,司机的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等。
3、知识储备
公务员考试是优中选优的考试,在掌握基本答题方法的前提下,如何能在竞争中突出自身优势同样是广大考生关心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竞争优势需要长期的知识储备与积累,包括理论热点储备和现实热点储备。有了这两项储备不仅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找到材料的主题、解决难度较大的题目,提升答题的深度与高度,而且能够为文章写作提供理论素材和现实素材。所以我建议考生在备考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应该关注理论热点和社会现实热点。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关注我们公众号yjoffcn,更多备考指导敬请期待!
第2个回答  2012-12-18
  您好!中政申论很高兴为您解答。鉴于你是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对于申论考试必然不够熟悉,对于这一点,你首先应该了解申论也就是模拟行政(所以答题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当做一名准公务员),它重点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然后你应该把握申论的试题特点,它所采取的是“材料+问题”的模式,从材料来说,每一次考试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讨,例如2012年春季联考所考察的是动物保护专题,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主要探讨民俗文化;就具体的题目而言,题目数量与题型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题目数量一般控制在3-6大题,题型涉及到概括归纳类、综合分析类、对策类、应用文写作以及文章写作类),所以基于这一情况,申论考试也没有特殊的作答技巧,关键还是在于不断的积累、不断的练习,熟知各类题型的作答思路,强化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等多种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你不妨通过中政申论http://www.zzshenlun.com/index.aspx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中政申论专家会为你提供有效指导。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8-23
鉴于你是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对于申论考试必然不够熟悉,对于这一点,你首先应该了解申论也就是模拟行政(所以答题应该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一厢情愿的把自己当做一名准公务员),它重点测查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然后你应该把握申论的试题特点,它所采取的是“材料+问题”的模式,从材料来说,每一次考试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探讨,例如2012年春季联考所考察的是动物保护专题,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主要探讨民俗文化;就具体的题目而言,题目数量与题型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题目数量一般控制在3-6大题,题型涉及到概括归纳类、综合分析类、对策类、应用文写作以及文章写作类),所以基于这一情况,申论考试也没有特殊的作答技巧,关键还是在于不断的积累、不断的练习,熟知各类题型的作答思路,强化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以及文字表达等多种能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03
首先是题目。
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
第二段:原因分析
原因这一块一定要写的很清楚,所以要分出条理。检视面临的窘境,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三段:提出对策
总结起来就是:

1、简明扼要,抓住材料的主旨

2、从小切入,切忌假、大、空

3、长短合适,最好不要加副标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