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的孩子总是打人,怎么做才能让他认识错误?

如题所述

  01、总爱莫名起码打人的小“魔头”,让人头疼不已

  Zoe最近突然跟转性一样,变得爱打人了。之前,他遇到什么不乐意的事情,总是又哭又闹。最近这些天,只要遇到违拗他心意的事情,就撒泼打滚儿。

  但凡有人上去拉他一把,他总是哭哭啼啼的抄起自己的小手,冲着大人就过来了,一边哭闹着,一边雨点似的拍打着大人。

  


  男孩子总免不了调皮捣蛋、闲不住,尤其是一岁半的年纪,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你越说这个东西不能动,越是能激发他的好奇心,总要凑上前去,摸一摸看一看。总是趁你一不留神的候,“嗖”的一下出现在了危险的现场,让人张皇不安。

  前两天,我陪着他玩,放个扫把功夫,他就爬到了院子的三轮车上,扯着正在充电的电线,一摇一晃。看到这一幕,我的火噌一下就冒出来了,感觉那种愤怒从鼻腔中一下迸发到了大脑,我立马冲上去把他拽了出来。

  这下捅了马蜂窝了,他坐在地上嗷嗷直哭,劝也不听,我一靠近还挥舞着小手,嘴里还念念有词:打打打……


  当妈的遇到这样的场景,火气不由得怒发冲冠。这么危险的场景,把你解救出来,你倒好还哭哭啼啼还打人,这还得了。于是,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担心不已,这可如何是好?养成爱打人的习惯,凡事都要靠暴力去解决问题,该怎么办呢?

  02、探索宝宝爱打人背后的成因?

  惴惴不安了很久,我查了一些书籍,也看了一些育儿类的资料。找到了一些宝宝打人背后的原因,对照了一下Zoe的表现,感觉还是挺对号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1>情绪表达,渴望得到大人的关注

  0-2岁的宝宝,语言系统尚在发育的过程中,还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就像刚出生的小宝宝,饿了、渴了、尿了、不舒服了都会“哇哇”的大哭来表达。

  这样的一个习惯是宝宝们出生便自带的本能行为,带宝宝的时间久的家长,看到宝宝的表情或者哭的声音,有时候就能分辨出宝宝的需要。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将6个月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婴儿是无助的,能力是最差的,他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依赖妈妈的帮助。

  小婴儿的时期,他们会想当然的觉得自己跟妈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自己的需要妈妈就应该立马满足。但妈妈们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解读到宝宝的需要。

  遇到妈妈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小宝宝如何安抚都不行,加上他们年纪小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于是,
如果暂时没有被满足的时候,宝宝们就开始用哭闹或者打人的方式,来引起大人对自己的关注。

  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状态。宝宝是在寻求心理安慰,找寻自己的一种安全感。

  2>家长间接的默许与纵容


  我跟同事聊天的过程中,她也说自己家1岁3个月的宝宝也又类似的情况。会故意把吃饭的勺子打落到地上,打了人还咯咯地笑。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家是奶奶帮忙带孩子,隔辈亲,老人带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舍得责骂。每次宝宝有类似的举动,奶奶没有制止,反倒乐不可支:小乖孙力气真大呀!

  于是,小孩子便养成了打人的不良习惯。同事也不曾一次的说过奶奶:“妈,不要这样逗他,小孩子没有是非对错的概念,总是这样会让他养成习惯。”

  而奶奶却总说:孩子还小,打的也不疼,等他长大了就不打了。


  小宝宝大多数时候分不清打人与玩耍的界限,长辈们喜欢惯着小宝宝,
偶尔的小错误,总是不忍责备惩罚,但这样问题也便跟着来了:大人们的反应,也变相的给宝宝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认知。

  宝宝打了人,长辈们没有出来喝止,反倒是表现出了欣喜的神色,这样会让TA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是被赞许的,而且会越打越欢实,因为这样家长给予的回应更多。

  3>宝宝处于模仿期,无法界定玩与打人的区别

  据研究发现,宝宝们在1岁左右出现模仿的行为,这个时候就预示着自我意识与目的模仿的开始,一般来说,模仿的敏感时期大概出现在宝宝1岁半-2岁的时候。模仿的行为通常分为四个步骤:看/听-消化吸收-尝试模仿-练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7
家长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并且要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随意打人。
第2个回答  2021-01-06
跟孩子讲道理,让他知道他这样做会给别人造成的伤害,让他主动改正。
第3个回答  2021-01-07
首先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打人的宝宝别人不会喜欢,没有小朋友愿意一起玩。看见他要打人的时候要及时制止。
第4个回答  2021-09-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