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说杨红樱的书要少看啊?

其实我也不是特别喜欢看杨红樱的书……我不要什么“老师说的话不全是对的”什么的,水死了。我只想明白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穿插了什么“什么用卡比这看的书(如冒险小虎队)、漫画书、杨红樱的书,不要看”之类的话。我就奇怪了,老师也没说为什么啊,从三年级开始老师就说要少看,为什么啊?

因为有些人批评杨红樱,说她的作品格调不高,对杨红樱的大量批评是陷入“用小众批判大众、用外国批评本土、用古典批评现代、用精英批评平民”的思维定势

第九届全国儿童文学奖评委刘绪源点名批评:“杨红樱的作品,找不到儿童的趣味,因为它是成人编出来的,是人工的。”并将她作品的热销归因于成功的市场营销

扩展资料:

杨红樱的作品关注人物人格的塑造,探析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膜、误区,倡导理解与沟通。早期童话作品注重语言塑造,内容富有教育性。

二十一世纪后,她的创作风格进行了调整,形成了幽默、轻松的文风,创作题材和内容等也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叙写都市儿童的喜怒哀乐,对文艺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之间关系渗透到作品当中,注重儿童阶段心理活动的创作观念形象构建。

童话和小说、文学和教育相互结合,既有童话的特色,也有小说的特点;既有诗歌雅韵,也有散文的特性;既有对事物的想象,也有植根现实的生命感受;既有对儿童文学的深刻理解,也有对儿童教育的凝重思考。

杨红樱的作品也有呈现教育背景下儿童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杨红樱作品尊重孩子的天性,顺应儿童所理想中的世界,作品中渗透着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和观点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及精神分析学和行为主义相结合的儿童心理咨询的专业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红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童书皇后”杨红樱回应业内批评:让他们说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4

我不是很明白有的答案里一边倒地挺杨是出于什么,情怀或者正处于中二的年龄,whatever

不可否认杨红樱的书确实在千禧年传达出了许多当时社会所缺乏的诸如对学生的人性关怀和多标准评判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等等

但是杨红樱的书是给谁看的?儿童,主要是小学生。

她的《淘气包马小跳》的确是她最经典的甚至可以说是最出名的作品,里面传达出的孩子的真性情不可否认确确实实地反应了那个年代的现实。我承认我小时候看她的书的时候也被逗笑过也被带到情节里过。

但是仔细想想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一、智商和情商

我们来看看,和马小跳同学站在完全对立面的好学生,丁文涛同学。

他是符合传统标准下的好学生,成绩好,是班干部,还有吹萨克斯的特长,循规蹈矩。

他在《时光转动的伞》里的结局,完全的人生败犬。

但是小时候成绩就很好的孩子长大后真的一事无成吗?有情商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

事情好像不是这么简单。

丁文涛在大学的专业是经济学,他想要去留学的时候被外国大学拒绝了,理由有一条:没有想象力

???

且不说国外的大学录取标准也需要成绩这个硬核底线,单说想象力这条把人家拒绝掉,合适吗?

马小跳读的是建筑学,将来当设计师需要想象力这无可厚非,但是人家丁文涛选的什么专业?

经济学需要什么想象力?难道不是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能力吗?

说人家死板不会变通就给拒绝掉入学申请,等等你们经济学讲的不是金融体系计算模型吗,这哪里来的变通空间啊……

最后把富二代唐飞给录取进去我也是服了。我记得他的数学好像没有丁文涛好吧(当然随着时间线可能有变化),你说是丁文涛家境没有唐飞好我都不信,人家可是官二代。

最后丁文涛进了银行做了估计是前台,因为没有情商业绩总是上不去。

这……

每次读这本书我都非常生气。因为感觉作者只是把丁文涛当成一个工具人而不是一个角色,好像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衬托出马小跳的成功,就是为了告诉涉世未深的学生:你看,成绩好并不重要,情商和想象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因素。

王徳发??

为什么丁文涛这么聪明的孩子不去换工作硬要杵在这么个不适合他的岗位上?为什么好像只要是他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和主角呈对比的?为什么像他这样的孩子在作者的书里面

是 被 当 做 反 派 来 写 的 ?

我理解,小学时成绩好的孩子最后是有可能在人生道路上混得不咋地,这是个概率问题。

然而,

杨红樱这波操作也太狠了吧,直接把成绩好的孩子给一棍子打死了??

我要解释一下,情商≠令人愉快的能力,它包括了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的领导能力和共情能力。情商高的人很有可能是当老板的料,

但情商不一定会是一个走技术路线的人需要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个程序猿,你需要每天面对无止境的代码、修不完的bug和客户一而再再而三的更改,你觉得是用智商和能力把问题给解决完,还是情商和客户沟通“你看能不能缓一缓,大家都各自有难”?

如果你是一个物理学家,你面对的是至今仍未被证实的引力子、弦理论,你是打算用你的头脑风暴证实or推翻这些理论,还用情商在和外人提到自己工作的时候打个哈哈“总有一天会有结果哒”?

……

情商固然是一项能力,但它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由工作的种类确定。

不是所有的职业都需要情商的。你做一个软件,客户看中的是你的软件实用度而非你这个人在情绪上的处理模式。

而杨红樱好像非要整得好像没有情商就被世界抛弃了一样。怎么,人家谢耳朵大天才的PhD学位是个摆设?都是他靠把导师服侍得服帖才得到的?

人家靠的,是智商。

二、关于她书中的隐性性别歧视

几乎杨红樱所有作品里的好女孩都有一个特点:温柔娴淑。反观她书里那些性格强势的女孩子,似乎最后要么是被人讨厌,要么是被温柔的女孩子感化也变得温柔。

怎样,是不是想起了妈妈对你的忠告:女孩子一定要温柔,不然长大以后没人要的……

放屁

都9012年了,怎么还有人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女孩子的性格应该是什么样(似乎和她评判好学生的标准相矛盾呢,嘻嘻)

女生温柔,ok,只要你能养得活自己,你是个好女孩。

女生不温柔反而很强势,ok,只要你能养得活自己,你是个好女孩。

女生喜欢毛茸茸的饰物和小裙子,ok,只要你能养得活自己,你是个好女孩。

女生喜欢打游戏、运动和男装,喜欢和男孩子玩儿,ok,只要你能养得活自己,你是个好女孩。

……

不过好像杨红樱始终认为温柔才是女孩子的最大优点呢……拜托温柔又不是万能钥匙,你要当高管或者技术人员肯定是能力优先啊和你的温柔有什么关系,老板又不是抱个手臂撒撒娇就可以给你开高薪的(如果是那就完了,说明女性地位仍然不平等仍然要通过外表取悦他人来获得地位)

还有啊,杨红樱她,貌似在刻意地忽略性少数人群。

杨红樱的《假小子戴安》里说了什么呢?

虽然女婴一出生,就注定要扮演的是女性角色,但戴安却因为是非婚生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有父亲,这样的命运使她的女性角色产生了变异。——《假小子戴安》第三章《角色错位》

等等,杨老师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生理性别(sex)是人出生时决定的,没法选择的。

社会性别(gender)是后天影响产生的,是人的意志决定的。

书中的戴安毫无疑问,她是个女性(female)。

而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妈妈,选择成为的社会性别是男性(male)。

而杨红樱在上述引用中写到的“女性角色”,毫无疑问属于社会性别(gender)的范畴。

和生理性别特么不是一回事好么??!!

也许杨红樱是想表达,父爱很重要,没有父爱的青春期少女会长歪不正视自己的生理变化等等,而且戴安确实并不是天生就成为假小子而是被迫。

但是我认为并且现在是确信,杨红樱肯定没有认识到世界上还有跨性别(transgender)这一性别分类。

想不到吧,huh?

跨性别者就是天生不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坚持认为自己是与生理性别不同的其他性别的人群(没错,人类的性别也不是二元的,自己百度)

杨红樱这操作是想把所有跨性别群体给打死啊……

跨性别可是医学认证是存在的人类性别,杨红樱就这么忽略掉了。

只可能是她那个时候的思想开放程度就到这一步吧……


【打字好累,不想写了】

【能看书找槽点我也是厉害】

第2个回答  2017-12-11
老师不了解,以为不好。我们喜欢,是因为这些书中的内容,嗯,比如《孔雀屎咖啡》等。可以引起我们共鸣的书太少了,而这,杨阿姨的作品,占了一部分,20%到30%呢!因为她的作品,我们记住了她的人。
大人就是多事。
第3个回答  2020-04-29
其实越长大你越会发现,小学老师看待事物的格局其实蛮小的(我不知道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小学是什么样子,可能改观较大,一些重点或者贵族学校甚至有博士生任教。反正我那个时候小学老师的文化水平普遍不是很高)他们的思想比较古板,不会灵活辩证地去看待事物…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太年幼,的确辩解是非的能力不强,需要硬性引导吧
但你会发现上了初中后,老师对于“课外书”会更加宽容,甚至鼓励阅读,鼓励你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到了高中大学,那就更加相对自由了。到时候你再回想一下小学时老师的言论,你甚至会不屑地否定他,也许到那时,你的思想境界比他还要高呢。其实好多名著反应的阴暗的东西多了去了,甚至有些作家自身都带有消极悲观甚至错误的思想,但各有各的价值,哪能是一下子就说得清的呢
我说到这儿逻辑开始混乱了,原谅我没能清楚表达地我出想表达的意思,就是……老师的话不能全听,他们自身也会犯错误。但如果年龄小的话,最好还是适当地听取他们的建议。
回归本话题,我觉得杨红樱老师的书蛮好的呀,哪儿有所谓的“大人们”说的那么反面消极,他们就是理解太过度了。还有点自以为是,不愿意去用心理解小孩子的想法,对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8
可能老师认为我们小学生多读文学书是好处。爱上这种书呃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要少看。但是我本人是非常喜欢看红樱阿姨的书。虽然现在没有出新书,但是很期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