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转移注意力吗?

我自从上次群聊以后,就经常想去,但自己要学习,不能贪玩

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一点都不走神呢?”他们觉得,注意力不集中时,听不进课,上不成自习,非常烦恼,“注意力不集中”的确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影响很大。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呢? 其实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走神”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人的注意力会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而走神,会因为内心的情绪波动而被干扰,这都是普通人的心理。教学上通常每节课只安排45分钟,就是这个道理。 人是人而并不是超人,确实有的人学习时注意力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高度集中,甚至可以在闹市学习,但这样的人之所以注意力集中,一是因为他们对学习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二是因为他们有宁静的心灵,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的内心是自我和谐的,并没有那么多心理冲突。而那些自述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常常问题不在注意力本身有什么障碍,而在于自我苛求、完美主义的倾向,他们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学习时完全“心无杂念”,心思百分之百在学习上,若是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倾向于自我谴责和“逼”自己。这些同学的问题是,他们把很多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干扰”,“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导致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恼,更加想摆脱这种状况,更加关注注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适度追求完美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的人往往很优秀,但若过分追求完美,则离心理障碍只有一步之遥了。 这些同学为什么会在学习上这样自我苛求呢?在自我苛求的背后,常常还有些深层的心理冲突。比如,有的同学的家长望子成龙,对子女期望值很高,于是子女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也就高起来,想通过优异的成绩获得父母更多的赞扬和肯定;有的同学小时侯受到的表扬少,批评多,于是也自我苛求,想通过学习得无比完美来逃避可能的惩罚,可是绝对的完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努力难免在现实中受挫,于是就批评自己,更加的自我苛求;有的同学的家长自己就有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倾向“传染”给子女,孩子也就变得自我苛求了。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不必过于自我苛求,可以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注意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时候我能听好课就行”。不要因为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就过分关注这件事,强迫自己甚至为此而焦虑,不要使心理能量过分固着在这件事上,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正确的态度是,带着这种注意力不太集中的感觉,该干什么干什么,尽力学就是了。对于部分心理冲突激烈,焦虑比较严重的同学,就需要找心理医生辅导了。 如果希望注意力更集中,那么同学们需要让自己的心灵更宁静,不是说完全没有杂念,而是说尽可能减少左右为难的心理冲突。诸葛亮说:“非宁静无以致远”,请谨记这句话,呵呵。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3
一、目标转移法: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一件事情感到心情烦躁、郁闷,而注意力又无法集中,这时你就不要强迫自己了,应该换一种方式放松一下烦躁郁闷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上上网,这样做就会分散一下紧张的注意力,让烦躁郁闷的心情能够及时得到缓解和放松。
二、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一种现象,有积极和消极暗示两种之分。当你心情不愉快时,如果你采取消极的方法暗示自己,就会使心情“雪上加霜”,会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烦躁和不愉快。如果遇到心情烦躁不愉快时,应该采用积极的暗示方法,也就是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告诉自己心情烦躁是暂时的,属于正常心里反应,乌云就会散去,温暖的阳光即将到来。还可以回忆从前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情,这样做就会缓解由心里压力造成的心情烦躁。
三、思想交流法: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人交流和沟通。但有一些人就不喜欢与人沟通,不想让别人对自己了解的太多,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无论是遇到高兴或烦恼的事情,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心理想法和心理感受告诉别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仅解决不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而且还会增加自己的烦躁心情,长期下去就可能会产生与人沟通的心里障碍。要想减压和解除烦恼,正确的方法就是应当找一位比较知心的朋友,把自己的不愉快跟朋友倾诉一下,讲讲自己的心里的真实感受。这样做你就会把不愉快和烦躁的心情释放出去,随之而来的就会是心情舒畅了,烦躁和不安的心里也得到了解决,何乐而不为呢。
第2个回答  2021-04-1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