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谥号 为什么这么长?

以前的皇帝谥号也是这么长吗?这些谥号是谁起的?是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取得?

因为清代将前朝谥法制度加以承袭修改,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规范的谥法制度。

清代帝后谥号的基本格式为:褒扬语加总谥号。而帝后谥册、谥宝上,往往在谥号前冠以庙号,即庙号加褒扬语加总谥号。

关于帝后谥号的最终字数,清代有严格的明确规定。嘉庆时,鉴于太祖努尔哈赤尊谥已加至二十四字,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尊谥已加至二十二字,列后尊谥则已加至十六字。

遵照“颂美无穷而尊崇有致”的惯例和乾隆遗训,决定“列圣尊谥已加至二十四字,列后尊谥已加至十六字不复议加”。

扩展资料

在清代的典籍记载中,上谥号和加谥是帝后大丧仪中的重要礼节之一,其程序极其繁复严格。首先,在大行皇帝崩逝后不久,即由嗣皇帝发布谕旨,为前朝皇帝或皇后的事迹评介定下基调,命九卿王公议谥。

九卿王公根据其一生的功绩,谨慎地拟定出谥号和庙号,并说明因由,专折上奏嗣皇帝,称为议谥。嗣皇帝接到折请后,在九卿王公拟定的谥号、庙号上圈点,称为定谥。然后钦天监选定上谥吉日,由礼部以恭上尊谥礼仪具奏皇帝,获准后便依照执行。

清代帝后谥册、谥宝按定制由内务府承办,但由于其为宗庙重器,并非一两个部门所能完成。从采料、琢型到镌刻,要牵涉很多环节,耗工费时。

谥册制成后,皇帝亲自奉安于太庙中,称为进册宝仪。吉期到时,礼部尚书到乾清门奏请行礼。皇帝行至太庙街门,在导引官的引导下至采模正中黄案前恭视玉册、玉宝。在香案前进香后,由奉册宝王公大臣进至案前,恭奉册宝于亭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谥号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庙号、谥号为何清朝皇帝有这么多让人分不清的称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1
是从唐朝开始的,更准确一点是从唐高宗时期开始的,如果你留心看的话就知道唐朝以后皇帝就只称庙号不称谥号了。唐朝以前的皇帝谥号就只有1—2个字。一直到李世民时期,皇帝的谥号都是这样,比如李世民一开始的谥号是唐文帝,李渊是唐太武帝。但是到了唐高宗晚年武则天认为这种谥号太短不足以体现孝道说一个文字不足以体现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于是就提议加谥号,把李世民的谥号改成了文武圣皇帝,唐高宗去世后取得谥号是天皇大帝。然后等到了唐玄宗时期又进行了一次加谥,李世民谥号改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谥号变成了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此后皇帝的谥号越来越长越来越离谱,皇帝的谥号也从本来的概括评价变成了单纯的吹牛奉承。
第2个回答  2012-06-08
每一个大行皇帝的谥号都是由下一任皇帝起的,谥号的字数清朝为21、23、25字,最多25字。其实就是一些褒义词堆砌。反正都是说好的,不好的一字没有就是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07
取谥号是有一定的规则,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第4个回答  2012-06-07
谥号都是后人起的,至于是不是实际就没人知道了,反正就是吹嘘自己祖宗的功绩,当然越多越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