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中国古代皇帝、皇后的谥号为什么那么长?

如题所述

“谥号”起源于西周,简单点来说,“谥号”就是对一个人这一生功过是非的评价,谥号代表的含义有褒义,贬义和表示同情的意思,对应的就是“上谥”,“下谥”和“平谥”,像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曹明帝,晋武帝,隋文帝等这些都是“上谥”,而周厉王,汉孝灵帝,隋炀帝等都是“下谥”,而汉孝献帝,晋憨帝这些就是“平谥”了,所以根据谥号中的“文,武,睿,康,孝,幽,明”等字可以大体判断出这个皇帝生前的政绩如何。

而根据我所举的一些例子可以看出,起初“谥号”的字数是比较简短的,一般只有一,两个字,而且对皇帝的评价也很中肯,可是自唐朝之后,“谥号”的字数开始加长了,从一开始的六七个字到之后的十几二十个字不等,所以相对的,谥号本身存在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从唐朝开始,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的谥号已经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全都是赞美和歌颂。

不管这个皇帝生前是贤明还是昏庸,死后朝廷给其上的谥号全都是“溢美之词”,而且普遍都夸大皇帝生前的功绩,这种皇帝死后,朝廷过度的宣扬,夸大的行为就导致了皇帝的“谥号”是越来越长,尤其是清朝皇帝,谥号都是二十个字往上,像唐高祖李渊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到了清朝像道光皇帝谥号是“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再如登基后昏庸无能,导致朝政腐败,北宋灭亡的宋徽宗,他的谥号竟然是“圣文仁德显孝皇帝”,从中可以看出“谥号”自唐开始,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所以,在现实生活和史学研究中,大家都用“庙号”取代“谥号”来称呼唐之后的皇帝,像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清世祖等等都是庙号,那“谥号”除了在特定场合中偶尔使用后,也会不怎么用了。

而皇后的谥号跟皇帝一样,也是有变化的,尤其是明清两朝,像吕后的谥号是“高皇后”,窦太后的谥号是“孝文皇后”,长孙皇后的谥号是“文德皇后”,冯太后的谥号是“文成文明皇后”,可是到了明清,皇后谥号的字数也增加了不少,像孝庄太后的谥号就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当然还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最最厉害的慈禧老太后,她的谥号是“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谥号字数之长远超其余皇后。可是慈禧这一生真的有如她谥号里总结的那么好那么厉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这更加说明了,皇帝皇后的谥号越来越长,也越来越失去了本身存在的意义,仅仅成了后人对他们的过度吹捧和褒扬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