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在确认收入是逐笔结转销售成本,不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在确认收入是逐笔结转销售成本,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2008年6月发生如下业务:
(1)6月2日,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1600件,标价总额为800万元(不含增值税),商品实际成本是480万元,为了促销,给于乙公司15%的商业折扣并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发出商品,并向银行办妥了托收手续。
(2)6月10日,因部分A产品的规格不符合合同,乙公司退回A商品800件,当日甲公司按照规定向乙公司开具了专用发票(红字),销售退回可以抵减纳税人当期的销项税额,退回商品已经验收入库。
(3)6月15日,甲公司将退回的A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其中生产工人500件,专设销售机构人员60件,行政人员40件,该商品每件的市场价格为0.4万元。实际成本为0.3万元。
(4)6月25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的来函,要求退回不符合质量标准的B商品,,要求甲公司在价格上给与10%的销售折让。商品售价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万元。甲公司同意给与该销售折让,同时开具了红字专用发票。
要求计算增值税,并按照相应的步骤写出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795.6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68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5.6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480
  (2)、借:应收账款795.6万元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680万元(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5.6万元(红字)
  补开蓝字发票
  借:应收账款397.8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34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7.8万元
  借:库存商品---A产品 24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40

  (3)、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234万元
  营业费用               28.08万元
  管理费用 18.72万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80.8万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80.8 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08000
  实际发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0000
  贷:库存商品              1800000
  (4)、销售折让类同折扣
  借:应收账款702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A产品
  借:应收账款702万元 (红字)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万元(红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万元(红字)
  补开蓝字发票
  借:应收账款585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万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1
(1)借:银行存款 795.6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68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115.60万元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万元
贷:库存商品--A 480万元
(2)借:应收帐款--乙 -397.8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34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57.80万元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240万元
贷:库存商品--A -240万元
(3)借:生产成本--福利费 184万元
借:营业费用--福利费 22.08万元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14.72万元
贷:库存商品--A 18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40.8万元
(4)借:应收帐款--丙 631.8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54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91.80万元
应交增值税=115.60-57.80+40.80+91.80=190.40万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