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如题所述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

具体操作方法

1、干燥、固定涂片。

2、结晶紫初染1min,水洗至无色。

3、用碘液媒染约1min,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4、用95%酒精进行脱色,30秒后立即水洗,吸去水分。

5、滴加番红液复染2min后水洗,吸去水分。

6、干燥,镜检。

原理

G+菌:细胞壁结构致密,用脱色剂处理后,肽聚糖层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故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较薄,胶粘度低,含较多脂质,故用乙醇等有机溶剂脱色时融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使初染的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经碱性番红复染呈红色。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

这一染色方法由丹麦医生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于1884年所发明,最初是用来鉴别肺炎球菌与克雷白氏肺炎菌之间的关系,后推广为鉴别细菌种类的重要特性之一,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广泛用途。

临床意义

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鉴别细菌、选择药物、与致病性有关: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革兰氏阴性菌能产生内毒素;而内毒素主要是指革兰氏阴性菌胞壁成分中的脂多糖,两者的致病作用不同。

可能误差

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假阳性主要是由于脱色不完全,可能是由于涂片过厚,或者是结晶紫染色过度,导致脱色不完全。

假阴性可能是因为细胞固定过度,造成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而出现假阴性结果;另外,细胞培养时间太长,可能已经有部分细胞发生死亡或者自溶,也导致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而出现假阴性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