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却出现“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如题所述

   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意思是在纸上进行打仗很厉害。形容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是实战却不行,现在比作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说起这个成语,大家就会立即想到赵国大将军赵括,因为感觉这是词语就是为他而发明的,而让他得到这顶“桂冠”的是秦赵之间的决战——长平之战。所以大家可能就会推断出战国已经出现了纸。其实这是不对的,到底这种惯性的错误是如何出现的呢?

     追根溯源,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是在一本《上下五千年》的书上,是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用通俗易懂的写法,详细描述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第四十节就说到了赵括因为纸上谈兵,输掉了长平之战。



    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纸上谈兵和赵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很多人一提到赵括,几乎就会反射性想起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赵括确实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但这个成语的来源真的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那么就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而言,它又大概形成于何时呢?可以明确地说,这个成语形成于清朝时期,最早的应用者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曾经在书中写道:“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综上所述,赵括只是符合纸上谈兵讲的意思,也就是说战国时期出现了赵括的故事,但那时还没有纸上谈兵之说,这个成语成为赵括的代名词,也只是后来人给他扣上的大帽子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时候根本就用不上。面对危局,赵括不知道变通,只知道一昧出击,活生生地葬送了几十万的性命,也顺带把赵国强大一并葬送了。长平一战,改变的不仅仅只是赵国和秦国的力量对比,同时还是秦国和六国之间的对比。而从此秦国一路高歌猛进,开启了统一天下的历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8

这个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影响深远。它是空谈理论的隐喻,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我国历史上,蔡伦在东汉改进造纸技术后,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之前就开始广泛使用。在战国时期,我们怎么能在纸上谈论战争。

纸上谈兵”的典故来源于赵阔,几乎成为赵阔的同义词。“纸上谈兵”一词出现在唐宋时期。它在清代被正式用作一个成语,但它指的是学者使用士兵。

后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将这一成语的来源界定为昌平战役中的赵阔。此后,纸谈也开始专门提到赵阔。因此,"纸上谈兵”用来指赵括只是从上世纪开始,并不是自古就是如此。

我们现在意义上所用的"纸”,是指用植物纤维加工后制成的便于书写的薄片,东汉时期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大致上就是采取这种方式制成的纸,基本上是现代纸张的前身。而在蔡伦之前,实际上已经有纸了,甘肃天水放马滩曾经就出土过西汉时期的纸,上面绘着地图,这种纸就是用纸浆制成的。所以我们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了造纸术。

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中"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个故事是说赵括是纸上谈兵,但并不是说这个成语来源于赵括。总之,我希望能给你一些理解和帮助。

第2个回答  2019-09-18
可能是一个代词,或许是竹简类的东西,所以在战国却出现纸上谈兵的典故。
第3个回答  2019-09-19
大家就会立即想到赵国大将军赵括,因为感觉这是词语就是为他而发明的,而让他得到这顶“桂冠”的是秦赵之间的决战——长平之战。
第4个回答  2019-09-21
《上下五千年》的书上第四十节就说到了赵括因为纸上谈兵,输掉了长平之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