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拒收鱼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公仪休拒收鱼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其谁给之?”

翻译: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鲁国的人都争着买鱼来献给他,公仪休却不接受。他的学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不接受。

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必须迁就别人的脸色,有迁就别人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我歪曲和破坏法律就会被罢免相位;一旦我罢免了相位,虽然喜欢吃鱼,这些人也不会再给我送鱼了,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吃鱼。如果不接受别人的鱼而不被免于相位,即使喜欢吃鱼,我也能自己买给自己吃。”

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原则的官员——公仪休。他拒绝接受别人的礼物,特别是鱼,因为这会给他带来不公正的行为和违反法律的风险。公仪休的智慧和坚定原则,使他能够避免被贿赂所诱惑,保持对法律和道德的尊重。

公仪休的行为对于那些面临类似情况的人来说是一个榜样。他展示了如何保持独立和公正,同时避免被个人欲望所左右。他的行为也表明了一个人应该始终坚持道德和法律原则,即使面临诱惑也要坚定不移。

这个故事也提醒人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公仪休作为宰相有权接受别人的礼物,但他知道这会破坏法律和道德原则。因此,他选择不接受别人的鱼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表明了权力应该谨慎行使的重要性,以及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原则。

这个故事还告诉人们要保持自我约束和自律。公仪休知道如果他接受了别人的礼物,就会受到别人的控制和影响,这会破坏他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因此,他选择不接受别人的礼物来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公正。这表明了一个人应该时刻保持自我约束和自律,避免被个人欲望所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