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符是干什么用的

如题所述

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便称“兵符”。据说它最早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常将这种兵符铸刻成虎的形状,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虎符。虎形兵符并非唯一的形状,在秦代就有鹰符和龙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多用的是青铜,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内部中空,然后被一剖为二,右半(虎头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兵将领或地方长官。虎符的剖面有齿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书在两边,内容相同。也有将文字对剖的。这些文字大多是错金书,即便历经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辉。

虎符在调动军队的时候便有了大用场。中央调兵时,会派遣使臣带着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验合,命令才能生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兵符,是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

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使用虎符有严格的规定,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扩展资料

兵符典故

兵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姐,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

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的兵符,并以此兵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4

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中国古代历史上,军事调动的最高权力都掌握在皇上的手中,但是地域辽阔信息传播慢的古代,自古就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之说。为了能够相对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皇帝对军令的下令和调动就花费了很多心思。兵符的出现,就是响应这种情况。

扩展资料

虎符简介——

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

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使用虎符有严格的规定,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12-23
就是一个调兵的信物,把一个木老虎劈成两半,将军一半,皇帝一半,如果调兵必须请皇帝下诏书并拿到皇帝的虎符,和将军的那一半能拼合并有诏书就能调兵了,防止别人假传圣谕擅自用兵!“符合”一词就是这么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3
兵符,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又称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
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使用虎符有严格的规定,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符要与诏书同时使用。节的使用没有地域限制。羽檄曾一度独立作为发兵信物,表示情况紧迫,请求援助的信物。西汉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强,调兵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东汉地方统兵权逐渐合一,虎符发兵之制很大程度上被破坏,节不断流行起来。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姐,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的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