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请结合实例谈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都有哪些?(不少于2000字)

如题所述

《教育学视频|9《教育学》之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cFRnje3j8Hm2uVWghyJYw

提取码:xv29
教育学视频|2.9《教育学》之“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avi|2.8《教育学》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avi|2.7《教育学》之“师生关系”.avi|2.6《教育学》之“学生的特点及学生观”.avi|2.5《教育学》之“教师职业的特点”.avi|2.4《教育学》之“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avi|2.3《教育学》之“教育与人的发展”.avi|2.2《教育学》之“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关系”.avi|2.1《教育学》之“总体概括”.avi|2.14《教育学》之“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avi|2.13《教育学》之“德育的途径与方法”.avi|2.12《教育学》之“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avi|2.11《教育学》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avi|2.10《教育学》之“教学方法”.avi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09
请结合实例谈谈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都有哪些?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教学原则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时要注意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数”之后,迅速地进入一个精彩的世界-----可以采用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用身边的事物说心目中的数字,这样五花八门的回答就出来了:“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共是10个手指头。”“我的衣服上有5颗纽扣。”……学生就自然地把数学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生活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一深奥的道理。在这种和谐的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融洽与升华。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直观的教具(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教学手段,并配以教师适当的讲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重语言的直观,让学生容易理解,并能很快生成生动的表象,同时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善用比喻、比拟、类比等方法。如:北斗星:由七颗星星组成,形状就像一个大勺子。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认识的规律性,它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位老师摘取了一则高原苹果广告的故事: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的一位农场主,他种植的高原苹果一直很畅销。但是,有一年遭了雹灾,把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惨重的经济损失在所难免。然而,聪明的农场主突破常规思维,抓住疤痕做了一个独特的广告,不但使苹果畅销,后来竟然还有经销商专门请他提供带有疤痕的苹果。广告是:“本园出产的高原苹果,风味独特,无污染,请认准它特有的冰雹疤痕标记,谨防假冒。” 同学听完无不为农场主的新奇思维击节赞赏。老师借机引导,农场主的智慧在于创新思维。我们只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就能写出独树一帜的文章。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学生的了解,我们要先从班主任和家长口中去了解学生的兴趣、成绩、特长、爱好等、再仔细、细心的去观察、发现学生的特点,以便于我们分析,评价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2、对课本知识、考试考点的了解,我们要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分清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做题的方法、技巧等,以便于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讲的难易知识不同。 3.对计划实施过程的注意,即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材在变,题型在变,但知识不变,我们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而且计划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修正完善。4、多鼓励、不批评、讲道理,绝不放弃,绝不抛冷水。5、人性化的关怀,发现学生的需求,投其所好的奖惩办法。6、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