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以此为素材写议论文,能提供论据吗?

翻译: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写议论文这个作为论据的话只需要一笔带过,不应该把故事又讲一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13
论据很多的,大多是反面例子。倒台的贪官,家藏上亿人民币,几十公斤黄金,数百套房产的贪官。一旦事发,赃款没收。丢官下狱。
正面例子吗。两袖清风的包拯,先忧后乐的范仲淹。海瑞都不行。海瑞死了,穷得差点没钱下葬。这和廉洁而有好下场都挨不上。追问

值得借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1-13
可以的追答

你要用白话文写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