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先后嫁给祖孙三人,跟每个人都生了孩子,后人却对她称赞不已,她是谁?

如题所述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女人,在中国历史上那是十分的有名。昭君出塞的故事,想必都知道吧,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广为流传,多少个文学作品,多少首经典佳句,都是来赞美她的。关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多种说法,多种版本,有人说他因为憎恨被放逐到蛮荒之地,在呼韩邪单于死后,心如死灰,然后自杀。还有的版本说的是昭君在路上就投水自尽了,当然更多的是昭君悲剧的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昭君以前是个小宫女,得罪了宫里的画师毛延寿,结果就处处遭难,人们就开始乱想,一个弱女子来到匈奴,那肯定是受尽了苦,受尽了折磨。





王昭君(约前52年—约前15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汉族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王昭君本是一介平民之女,但是生的姿色出众,仪态端庄,随后便被相中,于汉元帝建昭元年被选入掖庭,成了一名宫女。




公元前201年,北方匈奴对大汉边境虎视眈眈,尽管此时汉高祖刘邦已经55岁了,但因他刚登基称帝不久,自信心相当爆棚,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随后,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征匈奴,自觉大汉军队战斗力强悍,灭掉匈奴易如反掌,就没有让韩信、英布等大将随军出征。

刚开始,汉军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这更加坚定了刘邦的信心,不顾寒冬暴雪之天气,亲自率领精锐追击匈奴,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刘邦被围困在了白登山。最后,刘邦采用谋士陈平的计谋,向匈奴单于的老婆送了大量的金银财宝,才得以脱险。这件事对刘邦的打击很大,认为匈奴战斗力很强,不能硬碰硬,就采取了和亲的政策,把大汉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汉武帝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大汉国力日益强盛,汉武帝决定不再与匈奴和亲,并派遣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北击匈奴,将匈奴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从此之后,汉朝再也不需要向匈奴和亲,西域各国无不俯首称臣。然而,到了汉宣帝时期,国力大不如从前,对待匈奴只能采取怀柔的策略。




汉元帝即位后,匈奴发生内乱,五个单于分立,其中有一个呼韩邪单于,依附于汉朝,并提出了和亲的要求。在以前,和亲都是挑选皇室的公主,而汉元帝不忍心自己的女儿远嫁匈奴,就决定从后宫随便挑选一个女子,让她冒充公主嫁给单于,一直未受宠的王昭君主动请命,这也就有了“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

据《后汉书》记载: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大意是说王昭君入宫数年,但是一直没能得到皇上的恩宠,所以心生怨愤,便上请掖庭,主动出使塞外。不过这也是史家争议,无从考究了。




话说王昭君随呼韩邪北上塞外,临别故土,恐此生再无回城之机。加之一路黄沙漫漫、马嘶雁鸣,不由心中凄然、思绪难平。遂于马上即兴弹奏《琵琶怨》。琴声凄婉悦耳,女子明艳动人,惹得南飞大雁停摆,纷纷坠于平沙之上。这就是平沙落雁的由来。

再说昭君抵达匈奴后,被尊为宁胡阏氏。且并没有整日里凄怨艾叹,反而规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大力对内发展,而且还教授匈奴人中原文化。




还与呼韩邪生育有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不过由于呼韩邪单于早已是踏入暮年,没三年就老死病床,撒手人寰了。

呼韩邪单于死后,根据匈奴人的习俗,她被当做财物一样被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也就是复株累单于,这个时候,王昭君作为汉人,她知道这在汉人的传统观念里是不能接受的,有违人伦的事情,因此上书汉成帝,想回到大汉,但是汉成帝命她“从胡俗”,就这样王昭君又嫁给了自己名义上的儿子复株累单于,他们一起生活了11年,生下了两个女儿,分别是须卜居次和当于居次。




复株累单于死后,王昭君本以为他的悲惨人生就要改变了,但是她还是被当做财物一样传承给了新单于,也就是他的孙子,可怜的王昭君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是无依无靠,被当做财物一样被赠来赠去,根据史书记载,王昭君一直活到而来53岁,也为他的孙子生下了孩子,王昭君死后,被埋在了大青山,她作为一个女人,为大汉的边境带来了50年和平。




不过也有史书记载王昭君不堪忍受这样的荒诞习俗,最后服毒自尽了。

“昭君出塞”凄婉动人,不过生为女流之辈,王昭君的这次“外交”也给匈奴和汉朝带来了数十年的和平。




并且由于王昭君的冰雪聪明,她传授给匈奴的中原文化知识也使得匈奴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免于分裂,展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远嫁匈奴不说,还先后嫁给了父子三人,至死都没有回到中原,实在令人惋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2
她是王昭君。王昭君使匈奴和中原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在我国的历史上,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