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可以放在自己的手里吗?

12年7月份毕业的,参加工作是8月20号左右,几经转折,最后自己的档案出现在了自己的手中,现在仍在自己手里。想问下,这个好像不能放在自己手里,这个对工龄的计算、公司以及自己交的保险有什么影响吗?

分析如下:

不可以。

1.根据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的传递和管理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或其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一般为人才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传递、管理人事档案。

2.同时本人不得管理、传递和调阅本人档案。人事档案放在自己手里,组织人事部门将对该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不予认可。

拓展资料

1.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2.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人事档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2
档案千万不要放在自己手里,可以存放在人才中心,放在自己手里超过一定时间就没有效力了,一定要找正规的单位存放。如果不清楚的,可以打电话或者去户口所在地/工作所在地的人才市场问问。档案一定要妥善保管,妥善封存,不然后面就麻烦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2

个人档案是可以放在自己手里保管的,对工龄的计算、公司以及自己交的保险没有影响。

但是很多同学毕业后都不关心档案的存在,想着放在自己手里既省时又省钱,不过如果档案自己拿着,不及时找到工作单位存或者没有存到人才市场,那自己的档案就相当于成了黑户了,对你以后自己的工作、学习、升职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的。

扩展资料:

毕业生档案的重要性:

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说,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都要用到档案,否则,将无法办理相关证明。当公务员或进入事业、企业单位工作时,在职业生涯中定级、调资、任免、晋升、奖惩等方面的呈报、审批材料都要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评价依据。如果有考公务员的意向,档案必须保管好。如果未归档,今后会影响到入党、升学等,影响自己评定职称、考研政审、劳动保险及日后的离退休手续办理,也会影响到出国留学。

另外,工龄、待遇、社保受保时间等也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如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等。除了养老金外,其他社会保险,如领取失业金等,也与个人档案相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毕业生档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17

不能。

国家《档案法》中明确规定了:档案不能放在自己手里,甚至在调动途中个人也不能私自调动"简单来说就是档案内的材料都是记录真实作风的机密文件,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仕途,会私自篡改自己的档案,已达到审核通过的目的。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人事档案保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建立健全保管制度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有效保管的关键。其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五部分:材料归档制度;检查核对制度;转递制度;保卫保密制度;统计制度。

1、材料归档制度。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及时归档,归档的大体程序是:首先对材料进行鉴别,看其是否符合归档的要求;其次,按照材料的属性、内容,确定其归档的具体位置;再次,在目录上补登材料名称及有关内容;最后,将新材料放入档案。

2、检查核对制度。检查与核对是保证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 检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人事档案材料本身进行检查,如查看有无霉烂,虫蛀 等,也包括对人事档案保管的环境进行检查,如查看库房门窗是否完好,有无其他存放错误等。 检查核对一般要定期进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事档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1-29

不可以。

根据人事档案管理规定:人事档案的传递和管理是由组织人事部门或其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一般为人才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传递、管理人事档案。

同时本人不得管理、传递和调阅本人档案。人事档案放在自己手里,组织人事部门将对该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不予认可。

扩展资料:

个人档案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事档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