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 反社会人格

什么是.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

疾病名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悖德性人格障碍)
疾病介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从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它具有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其行为的异常是经年累月,长年如此,持久浙变,一般病患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而18岁以后有不负责任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其行为异常主要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发病机理: 人格障碍的发病机理不够清楚,一般认为是在素质基础上受到环境熏陶的结果,其实许多精神疾病都是如此,许多学者在遗传因素与精神病的关系,心理学理论,儿童期对要格发展的影响上做了不少研究,但未得到统一的认识。
临床症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要有四种表现:缺乏正常的人间爱、冲动性行为、缺乏罪责感、以及不吸取经验教训,这四个方面的表现主要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所谓反“社会”,主要是指人际关系,并不是指这种人格的人对整个社会,或社会制度如何,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同情,由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行为都带有冲动性,凭心血来潮,并无计划,也不考虑后果,对其错误也不自责,给人“不可救药”的印象,对于自己的行为并不是不认识,而是不会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诊 断: 依靠医师比较全面的临床知识和经验,需要全面的病史资料,仔细的精神检查,并参考我国CCMD-2-R,或国际通用的ICD-10,或美国DSM-Ⅳ的诊断标准。
辅助检验: 辅助检查各项无阳性结果,辅助检查主要用来做鉴别诊断。
治 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着重是让其适应环境,减少其冲动行为,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心理治疗也效果不佳,但给予一般性指导与支持还是需要的。

另外:(小知识)人格障碍是指人格适应不良,即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此类人的内在体验和行为具有持续的明显偏离文化期望范围的倾向。

最初人格障碍指的是使他人不便、烦恼或蒙受损害者,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后来Schneider以“害人害己”来概括此类人;近年发现有的人格障碍患者并不贻害他人,仅自己经受痛苦,如强迫型人格障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分裂型、强迫型、表演型、反社会型、焦虑型等。各型均有一些特征,目前认为人格障碍是异源性的集合体。

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过分警惕与防卫,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往往将自己的挫折或失败归咎于他人。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以社会隔绝和情感疏远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他们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缺乏性兴趣,体验不到愉快,情感平淡,沉默寡言,孤单。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这类人以情绪不稳定为特征。他们具有过分的情绪表达以引起他人注意,对人情感肤浅,说话装腔作势,诱惑或挑逗行为却缺乏性欲,易受他人或环境影响,以自我为中心,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不断渴望受到赞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经常发生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患者在儿童少年期(15岁以前)即见端倪,表现为品行障碍如离家外出,与人斗殴,伤害动物,毁坏他人财物,经常说谎、偷窃等。成人(18岁以后)出现不负责任的或违犯社会规范的行为。他们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吸取教训,无自知之明。

焦虑型人格障碍又称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他们回避社交,特别是涉及较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自感无能,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人格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可带来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易发生违犯社会法纪行为。据对监狱和少教所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少年和成年人罪犯中,反社会人格占半数左右。

人格障碍父母以其偏离行为必然对子女产生有害影响,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对子女的影响是不一致的。父母患表演型人格者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适应。父母一方患强迫型人格障碍,其子女常表现有间歇性排便控制不良,反社会人格双亲的子女有较高的精神科转诊率。父母间感情不和和家庭暴力所致的有害作用已得到公认。反社会人格父母的男孩常有品行障碍和严重违纪犯罪行为;他们的女孩性不检点,过早成婚,对所生的孩子缺乏热情,表现焦虑,常责骂或殴打自己的孩子。精神上扰乱儿童的父母有焦虑者,并不少见。如父母患有恐怖症,子女也可出现怕上街和夜惊。

人格障碍的治疗是困难的。他们较少主动求医,而且目前的治疗仅可改善一时性的精神病发作,减轻社会和情绪功能不良或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对他们进行管理。药物治疗时,人格障碍的一些症状有效,然而没有哪一种药物是普遍有用的。心理治疗必须个别化进行,而且不同类型人格障碍应采用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

人格障碍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父母的爱护、悉心照料和正确教养以及良好的环境,可减低人格障碍的发生。儿童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一些性格倾向经适当的教育可以纠正,如听之任之,发展下去可出现不正常人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9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指持久(至少6个月)而且反复的社交紊乱、攻击或挑衅的品行模式,严重违背对相应年龄的社会期望,因此比普通儿童的淘气或青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其他精神障碍也可有品行障碍。作为诊断依据的行为有: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他人或动物、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撒谎、旷课和离家出走、异乎寻常地频繁的大发雷霆和违拗。
  品行障碍的特征是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当发展到极端时,这种行为可严重违反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较之儿童普通的调皮捣蛋或少年的逆反行为更严重。
  临床表现:
  (1)反社会性行为 表现为在家中或外面偷窃 勒索或抢劫犯 离家 故意纵火 经常撒慌 逃学 等
  (2)攻击性行为 过分好斗或霸道;残忍地对待动物或他人;严重破坏财物;纵火;偷窃;反复说谎;逃学或离家出走;过分频繁地大发雷霆;对抗性挑衅行为;长期的严重违拗。明确存在上述任何一项表现,均可作出诊断,但单纯的反社会性或犯罪行为本身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因为本诊断所指的是某种持久的行为模式。男性多表现躯体性攻击,女性以语言性攻击为多.
  (3)对立违抗性行为 指对成人特别家长所采取的明显的不服从,违抗或挑衅行为,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
  品行障碍患者一般自我中心,好指责和支配别人,故意招人注意,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
  流行病学:
  国内调查发现患病率1.45%--7.35%,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9:1,患病高峰年龄为13岁.英国调查显示10-11岁儿童患病率约4%.美国18岁以下人群中男性患病率6%-16%,女性患病率2%-9%,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病因:
  (1)生物学因素 寄养子研究发现若亲生父母有违法或犯罪,孩子寄养到社会经济地位底下家庭或由自己抚养,反社会行为出现率高,若亲生父母之一有犯罪史,被寄养孩子的犯罪危险性是其他人群的1.9倍.
  (2)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因素是重要原因.包括父母患精神疾病,物质依赖,精神发育迟滞等问题.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联系,对待孩子冷漠或忽视,挑剔,粗暴,甚至虐待或过分放纵,不予管教.父母不和睦,经常争吵或打斗,分居或离异,有违法犯罪行为.
  (3)社会因素 经常接触暴力或黄色媒体宣传,接受周围人的不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同伴有吸烟 喝酒 打架斗殴 敲诈勒索 欺骗 偷窃等行为.反社会性人格: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犯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征。男多于女性。

表现:极端地缺乏责任感和社会良知,无视社会规范、规则和义务;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友情和骨肉亲情;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易激惹,常有冲动行为甚至暴乱行为;他们缺少内疚之心和罪恶感,常将他们的所作所为的责任推给别人,难以从经历的处罚中吸取教训。

这种人格在18岁之前不诊断,但有所表现如经常说谎、逃学、不归、欺弱、偷窃、斗殴、破坏性、无视规矩等。

成年后这种人格特征可能强化,反社会性人格与违法犯罪有密切联系,在那些罪行严重、手段残忍等案例中,有许多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所为。

这种人格难以矫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