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艺观对艺术创作的 借鉴

如题所述

东坡历来主张文艺要"有为而作"(《凫绎先生诗集后》)、"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因此,作为战斗匕首和投枪作用的寓言,便成为他纯熟运用的精神武器了。

中国古代寓言,早在先秦战国"纵横捭阖"、诸子蜂起的时代,就曾作为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争鸣论辩的工具,放出了智慧的异彩。只不过它当时还仅是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而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还处于不自觉的艺术加工阶段。散文寓言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样式,即文学作家有意识地进行寓言文学创作的,始自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柳宗元,他的突出贡献,是把先秦寓言从打比方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创作了大量独立成篇的寓言作品,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而迥异于先秦散文;他并充分发挥了文学的润色功能,绘形绘色,自为畛域,造成寓言文学史的划时代的创造和发展。

苏东坡作为北宋古文革新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在上述寓言创作发展的现状下,发挥了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他除了自觉继承柳宗元的创作独立寓言的优秀传统外,(如他学习柳宗元《三戒》而作《二说》),还在北宋激烈的政治、现实斗争的需求中,重新恢复了先秦寓言穿插在散文中当作讽谕政治、阐理论道工具的战斗传统。他使两种寓言形式并行不悖,相互映辉,相互发展,使寓言文学显示出充沛的活力和艺术生命力。与此同时,东坡作为一位文学大师,他还使寓言在其"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散文中倍加渲染了文采华茂、赏心悦目的艺术技巧,使其寓言呈现出

或独立、或穿插,或采取实现手法、或使用浪漫幻想,或改造历史传说,或拟人想象,灵活多样,绚烂多姿,形成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艺术集大成的风貌,而成为寓言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

一、独立成篇的散文寓言

苏东坡不仅把柳宗元的自觉寓言文学样式的成果加以继承,还在思想内容上、艺术表现上加以深化,并大大推进了这种寓言体制的发展。

譬如《日喻》,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则独立成篇的寓言作品,它的主旨,是强调生活实践对于人类认识的重要作用的,具有社会生活复杂化后人类认识鉴别能力提高和加深的新时代特色,它突现了北宋时期较高水平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有如文中对'"道"的解释,便有了新的突破。中唐自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以来,对"道"一直存在着狭隘、片面的理解。古文家们一般把"道"局限在儒家六经之道的狭小天地之中。柳完元虽讲"旁推交通"、"羽翼夫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除儒道,还好佛。但他最终,仍强调要"取道之原",(指《书》、《诗》、《易》、《礼》、《春秋》)。事实上,儒道是不能全面反映、概括和认识现实的复杂性的,至苏轼,才从实践中得知"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答王庠书》),他第一次在北宋历史上提出了"道,,是生活规律的见解,这不仅远超先秦,也跨越了柳宗元,此其一。其二,在艺术方法上,它又显出比前人有长足进步的标志:寓言除了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它还运用了"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性观念更趋深入釜.和加强的方法。这在柳宗元的寓言中是难以见到的。在先秦寓言警遥量,曾出现过类似"博喻"式的寓言,可能会对东坡发生影响,即它为述说同一个道理,接连运用两个以上的同类寓言故事,以增强其论旨的说服力。如《庄子》为表达其虚无的避世思想,曾在《人间世》中一连采用了《栎社树》和《不材之木》两则相类的寓言故事加以对照渲粘形容"大木"之所以能够存活和长寿,就是由于它们"无所可用"和"不材"之故,从而形象地强调说明了百无一用的废物(甚而对人类有害)才能苟全生命的道理。其它,再如《韩非子》的"连珠"式寓言群(先列其论说之目,而后排列一批内容相近的寓言加以实证)、《吕氏春秋》的"联合"式比喻(把几个相类的比喻组合在一起夹叙夹议,论证某一道理,如《察今》篇属此)等,也都大同小异。这类博喻式或连珠式寓言方式,目的只在增强其论点的说服力和实证力,在寓言与寓言之间缺乏情节发展上的内在有机联系,因而从中除掉一个,对其主旨的表达并无太大影响;而苏东坡的"螺旋式",则是由几个寓意内部紧密联系而又互相补充、互为作用的寓言组成有机发展关系,除掉任何一个都不能完整地表现出寓言的全部含义,这便是东坡寓言的崭新创造和发展。《口喻》就是由"眇者识日"和"北人学没"这两则寓言组成螺旋的。前一则,通过眇者·"扣盘扪烛"以为日的故事,说明如果对生活没有亲眼目睹的切实观察和体验,"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则只能谬种流传,闹出穿凿附会的笑话来。如果寓言只写到此处为止,则只能说明"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的"求道之过";而东坡写此寓言的落脚点却在强调"学以致其道"的原理,因而仅用"眇者识日"的故事尚难尽言。为使其寓言的主旨逐步深化发展,东坡便又在誓眇者识日"的基础上,以"然则道卒不可求欤"的问语诱导下,过渡到第二则"北人学没"的寓言,从而进一步强调出人们不仅要直接去接触生活实际,还要亲自去直接体验生活实际、学习生活实际,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才能真正"致其道"。这便使其寓言完整地阐明了实践对于认识的重大作用和意义。明代杨升庵曾评《日喻》说,"长公皆根极道理,确非漫然下笔。"陆贞山更说,"此明学道也。起语设问日者说明道不可过求;后设学没水一段话,明道不可不学,有据之论。"(见嘉乐斋选评注《三苏文范》)均说明东坡运用两则螺旋式寓言阐述事理,是有其缜密的构思苦心在其中的。《威无所施》(《书孟德传后》),也是独立成篇、采用螺旋式表现手法的寓言。前者用"戏沙"的寓言,写不知惧虎,"戏沙上自若"的故事,说明虎因"威无所从施"而"卒去"的自然道理;后者再用"醉人击虎"的传说故事,进一步阐明"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的必然事理。二者分工说明了两个方面的不同情况:前者是小儿的、无意的、被动的;后者是成人的、有意的、主动的。这样,作者便全面地、左右逢源地渲染了"虎畏不惧己者"的完整理论,从而以虎作喻,鼓励了当时忠臣义士须不畏惧当权者(应指变法派)的"虎狼"权势、而与之作坚决斗争的勇气和决心。诚如《三苏文范》眉批所云:"下面实有数事作证,必先云尔,方见步骤。"这个"步骤",就正体现出东坡运用"螺旋式"寓言方式的构思特征。

参考资料:www.du8.com/readfree/12/01744/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3
本文从思维特点、审美态度及审美方式等诸方面初步考察了禅宗美学对苏轼艺术创作的影响。禅宗美学反理性的思维特点为苏轼所援引,这使他的一部分作品充分强调了个体情感的抒发和文学真正内涵的市度;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反映在苏轼的作品中便集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精神,因而造就了其创作或主淡泊或主豪猛的多方面的风格特点;苏轼援引禅宗美学“见象而离相”审美方式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其以寓意于物而又不滞于物为主要特征的诗境特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