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的含义

如题所述

“春捂秋冻”是指在天气变暖时不要急于换掉棉衣,天气变冷时也不要突然穿得过多。春天是流感多发季节,很多人看天气变暖,一下子穿太少,就很容易感冒。人们应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减少衣物,特殊群体包括老人、小孩、孕妇和病患更要注意保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顾气温的变化,一味穿着厚重的衣服,还要注意穿衣要宽松。

科学依据

春季中自然界气温处于上升阶段,但室内气温由于房屋热惰性跟不上室外而产生内外温差。这种温差在一天中以晴日午后达到最大,常常有3-5°C之多,甚至更大得多。

特别是,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老人和病人必需添衣春捂,才能避免受凉致病。由于中国在同纬度上春(秋)季升(降)温最急,因此才诞生了中国特殊的“春捂秋冻”的养生谚语。

秋季气温处于下降阶段,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惰性而落后于室外大自然,从而产生相反的温差。从室外走进室内,气温升高,自然需要脱衣秋“冻”,以防出汗伤阳,影响身体健康。

以上内容参考 新华网——养生专家:人们误读了“春捂秋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春捂秋冻是指人类在自然季节变换的时候,根据季节采取的应急措施,所谓春捂,就是春天的时候不要太早脱去棉衣,因为春天刮的风里面都有寒气,容易引发流感等季节性疾病,有一句话叫做“春风刺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秋冻是说秋天的时候不急着增添衣物,因为秋季只有早晨和晚上气温偏低,并不至于对人身健康造成威胁。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摄氏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拓展资料: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 韵语。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谚语内容包括极广,有的是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有的是事理谚语,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的属于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识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类别繁多,数不胜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2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摄氏37℃左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春捂秋冻”是一种被动的防范措施,不能用机械论的方法去理解它。“春捂”是有时间性的,总不能老穿着棉衣不脱。“秋冻”要有耐冻的措施,总不能冻得浑身打颤还不加御寒之物。近年来,由于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气候异常变化的情况时常出没,过去少见的“暖冬”、“暖(热)春”、“倒春寒”现象频频出现,许多情况甚至使人们有一种始料不及的感觉,所以要掌握好“春捂秋冻”的分寸。如何准确、及时调节人体与环境、气候的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从本质上讲,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其根本方法是加强身体锻炼。就耐寒锻炼而言,或坚持冷水浴,或散步、跑步、或做体操、打太极拳,或按摩、做气功。长期进行这些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肌肉耐力和抗病能力,还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加强呼吸运动,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据测定,机体代谢越旺盛就越不怕冷,人躺着时代谢率最低,坐起来就可提高12%,站着能提高20%,步行可提高50%以上,剧烈活动时可提高10倍。长期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不论对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还是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都是大有好处的。
  这样,身体的耐受力提高了,疾病也就较少发生了。
还要说明的是,一年四季是互相联系着的,并不能机械分开,春、夏、秋、冬只是人们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因此,许多疾病的发生不仅是有联系的,而且是多因素的。有些病可能是季节性的,有些病则可能和上个季节相联系的,如有些春天的病就源于冬天,有些秋天的病是夏天造成的。所以,“春捂秋冻”只能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还必须加强四季保健,同时注意饮食起居和必要的药物调节,增强人体正气,从而保证机体的长年健康。
第3个回答  2019-11-20
春捂秋冻的意思是说人们在春天的时候不要因为气温刚刚回暖就着急的脱掉棉衣,在秋天时也不要因为刚刚渐冷就穿的太多。

在春天的时候,每天的气温变化很大,温差也比较大,在春天“倒春寒”的天气还是非常多的,会让人觉得天气一会冷一会热,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过早地、过快地脱了衣服,就容易出现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容易得一些疾病,所以我们提倡在春天的时候要适当地要捂一点。在秋天的时候是因为秋天由热转冷,渐凉的天气会刺激人体,能够增强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以便应付我们更为残酷的严冬。因此在春秋换季时候,穿衣服应该一层层的递减或递增,也就是所说的春捂秋冻。
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天,在穿衣服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做到上薄下厚,就是底下,足部、腿部要保暖,最重要的是肚脐不能露在外面,脚、关节这些都是不能露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春捂秋冻是指人类在自然季节变换的时候,根据季节采取的应急措施,所谓春捂,就是春天的时候不要太早脱去棉衣,因为春天刮的风里面都有寒气,容易引发流感等季节性疾病,有一句话叫做“春风刺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秋冻是说秋天的时候不急着增添衣物,因为秋季只有早晨和晚上气温偏低,并不至于对人身健康造成威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