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四个分期

如题所述

  第一阶段: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末
  文艺思潮极其活跃、文学团体和流派不断涌现。
  与俄国历史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一样,新旧文学观念的嬗变也十分迅捷,文坛出现了多种文学流派、多种文学形态共存的局面。这一阶段是苏联文学史上文艺思潮极其活跃的时期,文学团体和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无产阶级文化协会”派、“锻冶场”派、“拉普”派、“左翼艺术阵线”,主张否定文化遗产,以建设新文化为主要艺术宗旨;而“谢拉皮翁兄弟会”、“山隘”派、“构成”派、“诗歌语言研究会”,在不同程度上崇尚艺术形式,提倡纯艺术。
  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50年代初
  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审美原则。
  这一阶段是苏联历史上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1934年8月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成立苏联作家协会,选举高尔基为作协主席,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原则。苏联文学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红色的30年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第三阶段:20世纪50—80年代中期
  进入精神更新时期,文学界思想活跃。作家们在排除了“无冲突论”的干扰之后,致力于艺术形式的创新。不同的艺术流派和理论主张竞相发展,给当代苏联文学留下了诸多成功的经验。
  第四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20世纪末
  “回归文学”
  1986年召开的苏联作家第八次代表大会,要求文学密切配合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运动,从而改变了苏联文学的发展轨道。当时文坛出现了发表作家遗著和解禁作品的热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