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潘石屹能成功

据我所知潘石屹最开始只是个山里走出来的穷小子,后来考自己的拼搏最终成为了地产大亨,白手起家。他的成功难道只是靠天生的头脑和后天不断的努力拼搏得到的吗?还有什么其他的要素。 顺便给介绍一下潘石屹的人生和奋斗史

潘诗麟(潘石屹的父亲)

潘诗麟 1937年元月生,陕西师大毕业,解放初参加工作。曾任清水县手工业管理局局长、城建局局长、计委主任、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自幼受先父潘乐伯先生的影响,热心公益事业,特别关心教育事业。经常与学校校长教师交谈,了解学校的情况,提一些有关学校发展和教学方面的建议,退休后定居北京还经常写信询问学校情况

潘尔燊(潘石屹的祖父)

  潘尔燊,字乐伯,生于1895年,首批“养正学堂”学生,因家境贫寒,无力去外地深造,被东泉学校聘为教员。逆境中的乐伯,深得叔祖父萃翁的赏识,经萃翁推荐,1921年乐伯随丁剑秋到文县去工作,被委以文县三科科长之职。1923年6月,乐伯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高等警官学校。毕业后,对国家前途十分担忧,立志为救国救民而奋斗。1925年11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班学习。那时他已届而立之年,乐伯公为成为革命队伍之一分子。为反帝反封建建功立业而庆幸和自豪。1926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之职;1933年任一九一旅上校参谋长;1935年任新编二十师中校辎重营长;1940年任165师九八六团上校团长。1941年5月率部参加中条山战役,为掩护全军五万余官兵的撤退,集团军司令部命乐伯公率领九八六团和友军的两个团,在平陆县张店镇阵地固守一天,为全军后撤赢得时间,但他所率的九八六团2300多名勇士在撤离阵地时只剩七人。

  张店阻击战之惨烈悲壮,惊天地而泣鬼神! 国民党中下层官兵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慨与日月同辉,共山河并存!

  后被俘,伪师长再三劝降,都遭到乐伯公的严词拒绝,后在一护兵的帮助下,历尽千难万险,逃离敌窟。而乐伯公的长子钟麟,却在中秦山战役中壮烈殉国。

  1947年经甘肃省保安司令王凤山介绍在天水县任自卫大队长,直到解放。

  乐伯公为人公正,办事精细负责,严于律已,于1956年4月病逝。

这可能叫做“基因” 也可能叫做 “虎父无犬子” 我想说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基因” 也没有这样的 关系。 那就踏实工作吧!! 有机会结交一下关系 可能你这辈子会活的很累 ,但是没准你儿子能成功 呵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2
因为他有胆子,别人不敢干的他敢干。
第2个回答  2013-04-12
机遇 + 胆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