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被辞退违反劳动法吗?

如题所述

试用期内被辞退,符合条件的不违法。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劳动者。试用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磨合适应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内的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被辞退是不违法的;同时,若劳动者在该期间内认为用人单位不适合自己的,也可以提前三日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试用期的规定对双方都是合理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4
3月2日,在上海打工的王女士爆料.这位女士在试用期的第三天被公司辞退。据说,这位女士在试用期前两天下班时询问了领导是否还有其他工作要安排,但是没有得到回复。考虑到不能空耗时间,她按照公司规定的下班时间下班了。然而,这位女士的离开让公司非常不满意,因为她在试用期内每天都准时下班。第三天,她被领导告知公司决定结束她的试用期.对于这件事情,我觉得非常的不合理。在试用期内,公司要考核员工是否适合公司工作,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仅仅因为员工准时下班而被辞退,这样的做法是不道德的,违反了劳动法规。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也表现出中国企业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的问题,过于严格,缺乏人性化。中国劳动者经常加班,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制造业等行业,这已经成为常态。不仅如此,数据也显示全年超时工作的员工比例为43.9%,平均每周加班7.96小时。这种现象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还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创造力。长时间工作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加班甚至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未经过员工同意强制加班等问题,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和舆论风波。因此,我们应该反对过度加班,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员工,在工作中应该得到一定的尊重和待遇,而不是被随意辞退。尤其是在中国目前仍未完全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情况下,这位女员工的遭遇更加值得我们深思。近年来,中国社会频繁出现因加班问题导致的恶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了中国劳动者普遍存在的加班现象。在2021年1月的一起案件中,一名广东中山市的18岁女孩在加班后坠楼身亡,她在当天加班了12小时,事后被公司要求继续工作。这样的加班现象严重侵犯了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甚至造成了生命上的危险。另外,在2020年5月,一名27岁的山东青岛程序员在加班后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身亡。这一事件表明,长期加班对身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更早的2019年,一名江苏扬州的女孩因长时间加班,导致精神压力过大,最终患上了抑郁症。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社会并不罕见,加班成为了许多劳动者心中的“定时炸弹”。尽管加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度加班不仅对员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在中国,很多公司的管理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上过于严格,不够人性化,甚至会侵犯到员工的基本权益。另外,许多公司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略了员工的合法权益,这种现象在试用期内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会感到无助和不公平,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也给员工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不良影响。最后,我认为,中国的劳动者权益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改善。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应该共同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为员工的权益保障提供有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2个回答  2023-05-11
之所以要试用期,就是方便对招聘的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可以随时辞退。所以合法。
第3个回答  2023-05-08
按劳动合同法第39条之一被辞退,是不违反规定的。
第4个回答  2023-03-28
如果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合同,并不违法,否则属于违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