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中国哲学史上的 人性三说

如题所述

( 一 ) 道德教育基础—人性观
柏拉图之人性观是将其建立在心性三分说的基础上,将心性分为金 ( 理性 ) 、银 ( 意性 ) 、铜 ( 欲望 ) 等三层,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理性为纯善无恶、欲望是有善有恶,亦善亦恶 ( 曹常仁, 1996) 。 柏拉图之人性观是将其建立在心性三分说的基础上,将心性分为金 ( 理性 ) 、银 ( 意性 ) 、铜 ( 欲望 ) 等三层,他认为人性有善有恶,理性为纯善无恶、欲望是有善有恶,亦善亦恶 ( 曹常仁, 1996) 。 这三个部份同时存在于人「灵魂」中,无法将其分割或排除。 这三个部份同时存在于人「灵魂」中,无法将其分割或排除。 最理想的「协调」方式必然是理性的部份支配、指导非理性的部份-故「理性」应驾驭过「意性」及「欲望」的部份, 此方可做为道德教育之基础。 最理想的「协调」方式必然是理性的部份支配、指导非理性的部份-故「理性」应驾驭过「意性」及「欲望」的部份, 此方可做为道德教育之基础。
( 二 ) 道德中心思想—「真」、「善」、「美」 ( 二 ) 道德中心思想—「真」、「善」、「美」
柏拉图道德观基础建立在其中心思想「至善」观中,以追求人生的至善,并达到真正的幸福为鹄的,所谓人生的至善,是指一个人人格的真正发展,灵魂的正确培育,以及生命的完满和谐 (Frederiek , 1946/1986) 。 柏拉图道德观基础建立在其中心思想「至善」观中,以追求人生的至善,并达到真正的幸福为鹄的,所谓人生的至善,是指一个人人格的真正发展,灵魂的正确培育,以及生命的完满和谐 (Frederiek , 1946/1986) 。 而在其至善观中又包涵了真、善、美的原则,在「真理」方面,真理之追求方可作为建立永恒道德之依据,柏拉图师承其师苏格拉底「知即德」之主张。 而在其至善观中又包涵了真、善、美的原则,在「真理」方面,真理之追求方可作为建立永恒道德之依据,柏拉图师承其师苏格拉底「知即德」之主张。 Frederiek(1946/1986) 认为柏拉图对德行的三看法为,「德行即知识」,「德行是可以教授的」,以及「没有人是明知故犯,心甘情愿为恶的」。 Frederiek(1946/1986) 认为柏拉图对德行的三看法为,「德行即知识」,「德行是可以教授的」,以及「没有人是明知故犯,心甘情愿为恶的」。 质言之,知识应是追求真理的工具,而非本身,吾人可应用其来追求真理的至善基础,从而获得道德上的爱智及理性的气度。 质言之,知识应是追求真理的工具,而非本身,吾人可应用其来追求真理的至善基础,从而获得道德上的爱智及理性的气度。 在「美育」的内涵上,柏拉图对于艺术美的探讨并不只停留于美学的层面而已,更兼涉本体的以及伦理学的层面,柏拉图并不完全摒绝感性世界的美,但感性世界的美必须透过理性严格的数学考量而与理念界的美相通,这样的美才足以导引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走向完美的高峰,使人类在精神提升的过程,完成了健全的人格 ( 杨深坑, 1996) 。 在「美育」的内涵上,柏拉图对于艺术美的探讨并不只停留于美学的层面而已,更兼涉本体的以及伦理学的层面,柏拉图并不完全摒绝感性世界的美,但感性世界的美必须透过理性严格的数学考量而与理念界的美相通,这样的美才足以导引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走向完美的高峰,使人类在精神提升的过程,完成了健全的人格 ( 杨深坑, 1996) 。
( 三 ) 道德教育的重心—「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 三 ) 道德教育的重心—「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四种主要的德行,「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Frederiek , 1946/1986) ,即为道德教育之重心。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四种主要的德行,「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Frederiek , 1946/1986) ,即为道德教育之重心。
1. 智慧: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在养成国民的德,诸德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智慧,国家最大目的在培养贤治者在促进智慧 (Plato , 427-347 BC/1970) 1. 智慧: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目的在养成国民的德,诸德之中最重要的还是智慧,国家最大目的在培养贤治者在促进智慧 (Plato , 427-347 BC/1970)
2. 勇敢:指一个人不论在快乐或痛若的状况下都能遵照理性的指示,知道对什么事该戒慎恐惧,甚么事该无所畏惧 ( 刘若韶, 1998) ,也就是说,在快乐、痛苦里或欲念及恐惧的影响下,都维持一致意见,不会失去它,也就是临阵不怯、临危不乱。 2. 勇敢:指一个人不论在快乐或痛若的状况下都能遵照理性的指示,知道对什幺事该戒慎恐惧,什幺事该无所畏惧 ( 刘若韶, 1998) ,也就是说,在快乐、痛苦里或欲念及恐惧的影响下,都维持一致意见,不会失去它,也就是临阵不怯、临危不乱。
3. 节制:节制指的是某种美好的秩序和对某些快乐或欲望的控制,也就是能约束一己之欲念嗜好。 3. 节制:节制指的是某种美好的秩序和对某些快乐或欲望的控制,也就是能约束一己之欲念嗜好。 一个人能够使心灵中各个部份和谐融合,一致遵从理性的领导,他就是有节制、能控制欲念、做自己的主人。 一个人能够使心灵中各个部份和谐融合,一致遵从理性的领导,他就是有节制、能控制欲念、做自己的主人。
4. 正义:柏拉图说正义是最大的美德 (Plato , 427-347 BC/1970) ,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国家正义。 4. 正义:柏拉图说正义是最大的美德 (Plato , 427-347 BC/1970) ,正义分为个人正义、国家正义。 国家正义如同心性三分说分为金、银、铜三阶层,此三阶层各尽其份,则该国家就合于正义,至于个人正义即心灵中的三部份都能各尽本份 ( 刘若韶, 1998) 。 国家正义如同心性三分说分为金、银、铜三阶层,此三阶层各尽其份,则该国家就合于正义,至于个人正义即心灵中的三部份都能各尽本份 ( 刘若韶, 1998) 。 正义的人不许其内心各因素互为干预、越俎代庖,正义乃人各有专司,也是道德教育理念之核心。 正义的人不许其内心各因素互为干预、越俎代庖,正义乃人各有专司,也是道德教育理念之核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23
我们哲学题也有这个啊,要结合朱熹的理学来回答,好像,你翻一下哲学书吧,好像找不到的,搜了很长时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