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鸟乱鸣”的一句中的“乱”和“沉鳞竞跃”的一句中的“竞”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如题所述

“乱”字巧妙地体现了猿和鸟叫声的此起彼伏,“竞”生动地描绘了鱼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景象,这两个字使画面极具动感。

这两个字出自南朝文学家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原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意思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扩展资料: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徽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晚年所作。谢中书(谢徽)与陶弘景都卒于公元536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谢徽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公元526年(梁普通七年),任中书郎在公元532年(梁中大通四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答谢中书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5
好在:“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了热闹的气氛 。 追问: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回答: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几句描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记得采纳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0
“猿鸟乱鸣”中的“乱”写出了鸣叫的状态,写出了叫声的此起彼伏,写出了晨景的热闹欢快
“沉鳞竞跃”中的“竞”写出了跃的状态,鱼儿们争着往上跳跃,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氛围。
第3个回答  2022-10-05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早晨,猿、鸟发出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一个“鸣”字,可以让读者想象到早晨热烈欢快的气氛。一个“竞”字,将鱼儿拟人化,形象地表现出傍晚湖上热闹的气氛。
答案:
“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热烈欢悦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鱼儿争相跳跃的情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表现了热闹的气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