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春节前,某市组织了一次到偏远山区扶贫帮困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春节前,某市组织了一次到偏远山区扶贫帮困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人们目睹了山区农民的生活状况,不禁感慨万千。一位成员说:“山区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常年吃苦受累,一年的收入不够某些人的一顿的饭钱,十户八户找不到一台电视机,这样的生存质量太低了。”另一位成员接口道:“可话又说回来,有些人住着豪华别墅,坐着高级轿车。白天忙得昏天黑地,晚上醉得稀里糊涂,这样的生存质量就高了?”同行的人们陷入了沉思。怎样的生存状态才算是高质量的呢?读了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存的质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提高生存的质量(例文)
人到世间走一遭,是为了什么?我认为是为了体验生活。而人总是希望生活过得好,提高生存的质量。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于是人们去追求,追求他们认为能够提高生存质量的事物。最终,有的人富有了,但巨大的压力使他并不快乐;有的人精神得到满足了,但生活条件的恶劣又使他们烦恼。那么,究竟什么东西才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呢?
我认为首先是物质条件。人是有血有肉的生物,总是要吃东西,穿衣服,有房子住。这些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是生存的前提。因此就需要钱财来获得这些生活条件。因此先贤才会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来为追求财富正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便是深谙此道。当时,鲁迅先生一边拿着政府优厚的工资,一边写文章抨击社会黑暗,政府腐败。他深知自己要使国人清醒的职责,但他也明白要让自己生活得好。当然,后来他被政府通缉,就不能这样“左右逢源”了。
精神上的满足对于提高生存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名士稽康,他不图宦达,隐居山中,放浪形骸,自得其乐。一时兴起,可以弹琴,赋诗,喜欢的话,可以在柳树下打铁,多么逍遥自在。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快活逍遥。又如海伦凯勒,她先天失明,终身置于黑暗之中,曾经是多么无助,悲哀。但她写作,她学会了爱人,她也获得了别人的爱。她快乐,因为她精神得到了满足。
人和其他动物不同,人有感情。因此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不仅要靠物质条件,更要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所以世界上才会有如此多的艺术作品,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我认为,人类生存质量的最高境界,是做到物质条件和精神满足双丰收。不会“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也不会像拿破仑虽获得了金钱、权力、名誉,却抱怨一天也没有快乐过。在追求物质丰富的时候,也要注意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忙碌工作之后停下来休息一下,享受一下,有空多看看艺术作品,陶冶性情。
物质和精神的富裕,就像连在一起的两艘船,必须齐头并进,才会到达提高生存质量的彼岸。


试题分析:从两位成员的对话内容及语气可确定,农村生活物质贫乏,辛苦劳累,生存质量低;但城市某些人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但精神生活空虚,其生存质量也不能说高。“生存的质量”从“生存”看,是指普通的生活状态,“贫穷”和“富有”是状态的两极,而一联系到“质量”,涵义就丰富了不少,它涉及心理层面的内容,如忧愁、满足,更涉及精神的领域,如痛苦、幸福,等等。从材料看,山区农民和“有些人”,收入低下和“豪华”“高级”是显性的比较点,而应抓住隐性的比较。生存的质量绝不仅仅是住豪宅,开名车,而是要活得充实,活出自我。我们不追求奢糜,但也绝不是要求像山区农民一样的穷苦。满眼尽是金钱,身边尽是铜臭的人,绝不是活得有质量的人。生存的质量,不仅在于物质生活的质量,更在于精神生活的质量。
写这个题目不能停留在反映“生存的质量”上。话题材料已经说明了生存质量的高低,再停留在反映这一点上便不符合命题要求。要紧紧抓住话题材料提出的问题“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来思考作文的立意,写出鲜明的观点来。可以从如何提高生存的质量这个角度来写。这样抓住关键思考立论,文章就有了深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