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佛教同修进来解答。

我24岁出家做俗家弟子,为什么世人的眼光会认为迷信呢。请同修进来解答。我现在真的很困惑。佛教我会一直坚定的走下去的。
说错了,不是出家,是佛家的俗家弟子,我是女的不是男的

佛教不是迷信。你可以看看正信的佛教。出家就不是俗家弟子。

正信的佛教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世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能、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有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遍性的;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处如此,未来必将如此。

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经不起这三个条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环境的疏导,开不出新兴的境界,它便是迷信而不是正信。

但也无可讳言的,正信的佛教在大乘教的流行地区,尤其是在中国,一向是被山林的高僧以及少数的士君子所专有,至于民间的正信,始终未能普及,一般的民众,始终都在儒释道三教混杂信仰的观念中生活,比如对于鬼神的崇拜以及人死即鬼的信念,都不是佛教的产物。
佛教如何适应民间信仰的要求?
所谓民间信仰,是跟民俗相关的宗教行为,也是原始型态的宗教现象,自从人类文化开始以来,即已普遍地发生在各个民族之间。那是为了纾解心中的困扰、家庭和社会的纠纷、自然环境的折磨,在一时间无法以人的体能、智能所能解决的情况下,唯有诉求于神明的指引、援助、救济、保佑,利用求签、问卜、降灵、牵亡、扶鸾、牲供、许愿等方法,以达到与鬼神沟通的目的。佛教不主张类似的行为。

民间信仰是诸神杂糅的,宋以后即有儒、释、道三教并收,神、仙、佛、菩萨不分之势。清末民初以来,更有增加耶、回二教所谓五教同源的民间宗教,通过灵媒、术士、鸾坛、乩童,以及灵签、筊杯等的人员和道具,请到自称为是某神、某仙、某圣、某贤、某菩萨、某古佛的无名鬼神,来为祈愿的民众决疑指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不同的,佛教是以理性疏导,修善积福、忏悔诵经,来达到祈求的目的。此在一神教的信仰者却是以唯一的神,作为祈求的对象。民间信仰也将各宗教的教主等,当作诸神崇拜。所不同的是各大宗教,均有其教主、教史、教理、教仪、教团的传承;民间信仰则是多神崇拜。所以,正统的佛教寺院不应设置签筒、鸾坛、筊杯,也不供奉各种地方色彩的诸神偶像,以免染上了民间信仰的色彩,而被误为多神的崇拜就是佛教,佛教就是民间信仰的流类。

佛教如何因应社会大众,对民间信仰需求的满足?此应着重对于信仰诸佛菩萨功能的提倡,或者对于某些常用经咒效验的阐扬,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的灵验,是无微不至、无远弗届、无时不应的。观世音菩萨称为广大灵感、救苦救难、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称为无上医王,又名无量寿及无量光。这些佛菩萨,能够使人有求必应,求长寿得长寿,求智能得智能。释迦牟尼佛是卢舍那佛 的千百亿化身之一,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人天的导师、长夜的明灯、苦海的慈航;一切诸佛,均能于一切时一切处,接受到任一众生的呼救,具备救济众生的一切功能。所有的诸大菩萨也都具足六种神通,随时、随处、随类摄化,普应一切众生的合理祈求。那么人人只要选定一佛,或一菩萨,或一特定的法门和经咒,就可轻而易举地达到民间信仰所有要求的目的,何况尚能更进一步,由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进入自利利他、解脱自在的境界。

佛教内的密教有种种不同目的及不同层次的修炼法,中国的天台宗乃至华严宗,也编有各种礼忏仪轨及修证仪轨,依之修持各经所宣示的法门,此已不同于民间信仰的多神崇拜;唯追溯佛法的源头,并无多样化的仪轨可求。佛说无量法门,而其任何一法,只要专心修持,就能成为一切法的总持,所以《楞严经》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任一法门就等于一切法门,具足一切法门的功用。《维摩经》更加开示出不二法门,否则,容易和民间信仰混淆,与多神信仰合流,而予人以神佛不分的印象。

再深一层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与智能,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摘自-圣严法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3
出家?那就不是什么俗家弟子了,呵呵

要出家,并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师曾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出家乃是一件非常郑重地事情,而且在佛教徒看来,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么挫折或者世间男女情感一时想不开,他应该是佛法的传播人,是佛陀的使者,他是人天的导师,佛法能够在世界上流传下来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人僧宝的千辛万苦的努力,要有一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发心,是否具有出离心,认识到了轮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离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愿意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么出家以后,有着这种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业,相反地,只是一段时间的挫折或者情感问题,或者愿意清静几天,那么贸然出家,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支持的话,出家生活也不会太平坦的。
如果一个人他彻底证悟了空性思想,对于他来说,确实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有几个人是真正证悟了空性,还是只是学了"佛在心中"或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口头禅呢?如果一个在家人凭空认为自己可以和出家人的功德相提并论,那只能说他是骄慢!!!佛陀在太多经典里面都宣说了出家的功德要比在家功德大很多,如果一个在家人却还以为自己能和僧宝平起平坐,连佛陀的智慧都不相信的话,那又何谈学佛呢?学自己好了啊.
不管怎么说,能现在发起一念想要出家修行的心,都是非常值得赞叹和随喜的,不用说已经真实出家,即使发出家心向往静处,其功德亦难以计量,《难陀出家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于一大劫中,布施儿女,所获功德,不如发出家心向寂静地迈一步所获功德。”不用说自身出家,即使劝人出家、支持别人出家所获功德亦是无量。《出家功德经》云:“若放男女奴婢人民出家,功德无量。”不用说终生出家,即使一日一夜出家其功德也难以思议。《本缘经》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祗律》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涂苦。”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对佛教有兴趣,可看末学个人简介中我推荐的佛教资料。
第2个回答  2009-07-23
这位师兄,我跟您说,如果有人反对你,或者诽谤佛法,不要与之争辩,尽量结善缘;虽然自己已经做了佛弟子,但是身在人世间,该做什么一样处处都做的很圆满。从这个角度上,首先是给人一种感觉,说:这个人学佛了之后更加优秀了,看来学佛挺好了。这一念下来,就跟众生结缘了,将来你来度化他时因缘成熟。千万不要跟别人争论阿、或者说的脸红脖子粗,没有必要,一说对方反而更加反感,到时候谤佛、谤法、谤僧,虽然不是我们在诽谤,但我们是要负这个因果滴吖~

另外,您既然已经做了佛弟子,决定学佛,那就要知道要把自己的心安在哪里?每个人的法缘是不同的,别人有别人的路,别人往三恶途里面走,那你问问自己往哪走?不能说别人一反对你,你就觉得迷茫了,这样是不行的。你就要问问你自己:“我,弟子某某,在六道里面生死相续了多久,三途里面轮回了多少次,如今作为一个佛弟子,已出家,那我的目的是什么?我是要继续与凡夫俗子共染五浊,我还是一心念佛、念法、念僧,争取今生就出三界,去极乐净土,常随善学,见佛闻法,证无生忍,将来还来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一有人要动摇你,你就这么问自己,天天自己心里默念,时常问自己,问久了,你自己信心就具足了。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持戒、现在人都讲享乐,不喜欢持戒,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持戒里面有大功德,大福报,那不是我们现在行行善事就现前福报,先前快的福报不是真福报。、而且你已经皈依了,像末学我还不如你,我还没有皈依,既然皈依了,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犯戒了一定要忏悔,常忏己过,这样慢慢消除掉我们修行中的障碍。

我相信你能一直走下去,而且你有这个殊胜的法缘,能发心做佛弟子,也值得末学赞叹,祝你道业增进,发菩提心,自利利他,终成正果!南无阿弥陀佛!
第3个回答  2009-07-23
每个人和佛教的缘分不同,所以对佛教的认识和看法就会不同,认为佛教是迷信的人说明他们跟佛的缘分还没到,没有了解佛讲的是什么,只是把佛教简单的认识成烧香拜佛,并没有去学习佛讲的人生宇宙的道理,当然会把佛教当成是迷信。其实谁是迷信还说不定呢!呵呵~~
楼主不要感到困惑,因为众生就是这样的,遇到不理解的事情,经书里都有解答,只要楼主相信佛,按照佛说的去做,就一定没错。其实看到不信佛的人,也可以善巧的渡一下他们,不要求人人都皈依,最起码能和佛结下一个好的缘分。我17岁就皈依了,今年21岁,把我周围的几个关系很好的同学和朋友都领进了佛门,相信佛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南无阿弥陀佛!!
(有一个地方不明白,既然楼主说24岁出家了,那为什么还是俗家弟子呢?)
第4个回答  2009-07-23
佛教不迷信

不信宗教的人,都不会认真去研究宗教的经典,因此都会对宗教有误解。一般都认为宗教含有阻碍人类进步的迷信成分,尤其对佛教的误解最深,认为佛教始终和迷信混在一起。其实也难怪佛教被误解,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已经二千年,在这么久的传教时间里,经过多次的朝廷灭佛运动,已让佛教学会如何融入民间生活,以求生存之道。因此,不只民间风俗迷信趁机混入佛门,连某些自称是佛教的团体,都已经把寺庙、佛菩萨当成是聚宝盆、摇钱树了。这林林总总看在佛门外人的眼里,自然就对佛教打了负分。
佛教与迷信的区别:佛教与迷信是有着严格区别的。第一,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创立本教并由信仰者崇拜的教主,有成文的经典、系统的教义和教规,有固定的活动场所。而迷信没有教主,没有成文的经典、系统的教义和教规,没有固定的场所。
佛教徒烧香、拜佛是否属迷信?佛教徒在寺庙或自己家中进行烧香、拜佛,是表达对佛的恭敬心、敬畏心和全身心皈依的一种礼仪,是符合佛教教理的。
大多数宗教都认为神可以支配人,神与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尊卑关系。唯独佛教重视人的自主性,不认为神可以支配人,因为佛教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众生都是未来佛。佛教虽然与其他宗教一样相信有神通,但佛教谈到神通时,都是与教义的阐示、修行的精神密切结合的。因此,那些盲目批判佛教迷信的人,都是不曾深入研究佛教教义的人。那些情绪化的人云亦云,本身其实才是迷信。
http://i.cn.yahoo.com/hai62017691/blog/p_16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