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 必固张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原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让他人收敛,必须坚定地使他扩张,依其特性好张,让他自己感到力量不足,而又想扩张,不以伤害他,不借用外在形象,物壮则老,让他自己感到力不从心,自戮之地,自行灭亡!想使他衰弱,必须先让他强大,想废除他,必须坚决地让他兴旺,想要夺取他,必须坚决地给予他,扩张而不足,反而让其扩张,则愈加有益于他,反而让他走向危险的境地!在当时战乱纷飞,争权夺地之环境下,老子能清楚明白洞察战与败,废与兴、收与张、夺与与之间微妙关系,消与长的逻辑思考,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生,在现实生活中何常不是如此,成功与失败,祸与褔等等,清楚明白两者之间微妙关系,就不会成功而骄,失败而气馁,成功隐藏着失败,失败孕育成功!是谓微明!如何体证呢?在我呼吸时,想要呼气,只有吸够空气才呼得了气!吸气也一样,只有呼出去体内气体才有空气进来!

柔弱胜刚强,老子的智慧有三足,柔、弱、阴,三者并不是让自己柔,弱、阴,而是让自己处在低位,像水一样,道在低处,水几于道,但水有多强,水刀切割钢铁、但是永恒处低位!柔弱胜刚强也是对上面四句的总结,如老子日,弱者道之用,柔弱阴全是道的发用,接着鱼不可脱于渊,渊是两山之间,高山之水,溪水汇聚之处,指的就是道,而用鱼类比相,万物之像都离不开道,包括收与张、夺与与、弱与强、废与兴等万物之状态。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国之器在这是道,也有人认为国之重器,超越对手的杀手锏不可以展示出来,否则他囯制造出对付的更好武器,那么我国失去某方面优势!道也是要求我们不示强而是示弱,也是道的发用表现也没错,但是在这更多的是说,利国之器的道怎么能拿给你们看呢?道本身不可见、不可闻、听之不闻名日希,听不见!如果利国之器,以形示人,着相,你们按着名相去套在某事某物上,因某事某物各有其性,则反而必然失败!具体事物要具体分柝,各自有道!所以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