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恢复正常了,还要服用降压药吗

如题所述

高血压恢复正常了仍要吃降压药,可根据情况减少剂量,但不可以停药。吃什么要合适我简单介绍如下: 一、西药: 1、钙通道阻滞剂,可首选硝苯地平片或缓释片或控释片10~30mg,每日1~3次;或尼群地平片10~20毫克,每日2~3次口服。或拉西地平(乐喜平)4毫克/片/次/日,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毫克~5毫克,每日1~2次口服。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片(短效)12.5mg~25mg;或依那普利(中效)5毫克,每日1~2次;或培哚普利片(雅施达、长效)2~4mg/日;或贝那普利(洛丁新)5~10mgr/日.近来有些学者提倡辛伐他汀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比单用贝那普利降压效果明显,且耐受性好,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另外也可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代文)80~160mg,每天1次服;或替米沙坦(美卡素)40~80mg,每天一次口服。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普利类服后咳嗽者可换成本药。 3、对心率较快的高血压可给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25mg~100mg,每日1~2次。或阿替洛尔片,25~50毫克,每日2~3次口服。 4、利尿剂,可用吲哒帕胺片(寿比山),2.5毫克,每日1次服。 5、肠溶阿司匹林片75~100mg,每日一次。为减少胃酸分泌,预防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或出血,可长期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毫克/天,或雷尼替丁150毫克/天。尤其是对高龄60岁以上,或有胃十二肠溃疡史,或服非甾体类药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及与激素同时服用的患者,更需要加服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以减轻非甾体类药对胃肠粘膜的刺激。 6、维生素B6片,2片,每日二次。 7、叶酸,10~20毫克,每日2~3次口服。夲药为抗氧化剂,经近几年研究认为,长期内服可降低心血管发病的风险性,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有的临床报道老年人服本药3年以上能使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37%以上,对高血压患者主张在常规内服降压药的基础上加服叶酸,对健康老人也提倡口服叶酸5毫克每日2~3次。 二、中医辨证施治 1、肝郁化火,风阳上扰型 主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烦躁易怒、便燥叟黄、口苦咽干、舌红脉弦有力。 治则:清泻肝火,佐以养阴。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菊花各10克,生地、草决明、牡蛎、夏枯草各20克。 加减:头痛加石决明或珍珠母30克。便燥热盛加石膏30克,大黄6克。目赤加赤芍、白茅根各10克。肢颤动加白芍、钩藤各30克。水煎服。 2、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主证: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尿赤不畅、腰痛腿痠、甚者四肢麻木,遗精带下、舌黯红、脉弦细。 治则:育肝肾阴,佐以潜阳。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生地、熟地、桑椹、元参、茺蔚子各30克,石斛、天冬、枸杞各10克,龙骨、牡蛎、牛膝各15克。 加减:眩晕重加磁石、夏枯草各20克,心悸加珍珠母30克,便秘加黑芝麻10克,肢体麻木加桑枝30克,络石藤、稀莶草各10克。水煎服。 3、阴阳双虚,虚阳上逆型 主证:头痛眩晕,耳鸣目糊,面微红,口干,自汗出,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肌肉抽缩跳动,四肢寒冷,行动气急,夜间多尿,舌红苔白,脉弦细。 治则:滋补肾阴,温助肾阳。 方药:附桂地黄丸(肾气丸)加减:熟地25克,泽泻、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附子各10克,肉桂粉3克(冲服)。水煎服。方中六味地黄丸滋肾水以制阳亢,附桂宜命门火以消阴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4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只能说从药物稳定血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