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溪有怎样的历史呢?你知道吗?

如题所述

哪个盘溪啊,浙江缙云的?重庆的?还是云南华宁的?你要知道全国重地名的有很多啊! 盘溪原名婆兮,建制较早,公元前111年设毋单县,1932更名为盘溪,取其在盘江之滨,溪水常流之意。 汉五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盘溪设毋单县。1662—1671年,福照庄翰林院检讨董健加筑大龙潭埂,开沟修建大、小冒洞。1741年,乡人陈丕显,倡导修建铁索桥。1777年开挖九甸大沟。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盘溪设二等火车站。1939年奥人李粥三兄弟二人在火车站建小型机械化的盘溪糖厂。1948年省工委派中共党员衬柏松、段亚华在盘溪段亚华家建立地下交通站,担负省与弥勒西山区游击队的联系等任务。并且在三江寨魏张氏家建立秘密联络点。1949年3月28日,边纵十一支队在磨沙塘与国民党26军战斗,遭到伏击,4月盘溪区委会成立。1950年1月12日盘溪区人民政府成立,同时华溪并入盘溪区。1956年7月动员兴修华盘大沟,并上阵1000民工修建华盘公路。1958年5月建华盘公路通车。1964年试种双季稻。1977年盘溪镇从盘溪公社划出,成立中共盘溪镇党委、盘溪镇人民政府。1979年7月10日,召开群众大会,给“民捍团”平反,政府拨款160万元,重修清真寺和兴建民族团结大桥。1981年,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12月,开始修建公路大桥。1988年1月,撤区建乡,改原盘溪区公所为“盘溪彝族乡人民政府”, 原盘溪区委会为“盘溪彝族乡委员会”。1998年12月乡镇合并。 前人用“明旗暗鼓八方树,倒挂金沟铁索桥”反映盘溪风景名胜,目前暗鼓、八方树、铁索桥已不存在。 七犀潭:现今叫大龙潭,清康熙初年出水,1662—1671年,福照庄翰林院检讨董健加筑大龙潭埂,开沟修建大、小冒洞。经水利技术人员考察测量,七犀潭呈锅状,深达78米,出水量4.169立方/秒,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大潭。2000年市县投资80万元修建,2003年投资100多万元实施开发保护工程。如今的七犀潭,不但是全镇2万多人口的饮用水源和江东几千亩农田灌溉水源,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清真寺:盘溪镇现有清真寺7所,佛教寺1所,基督教堂1座,耶稣教堂1所。其中最为壮观、最具民族特征的是北门清真寺。该寺地处盘江村内,始建于清代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由复兴楼、礼拜楼、南北厢楼、沐浴室、院心花园组成。 小红山烈士塔:距盘溪镇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小红山北坡箐边,1991年为1949年3月29日边纵十一支队在磨沙塘遭国民党26军伏击牺牲烈士而修建,站地740平方米,建有一墓一塔。 明旗山:位于磨沙塘以西的群主山峰,面积约五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910米,气势磅博、雄伟壮观,似如平地耸起的一面旗子,故称明旗山,远望有点象一双耸立的马耳朵,所以地方人又称马耳朵山,是我镇最年青的山脉,距今约600万年左右。 华盘古驿道:华宁至盘溪抵达大寨达广西。 开化寺:又名龙株寺,位于盘溪镇西南3公里许,始建于清雍正末年,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 镇江寺《重修常住碑记》碑:碑现存于盘江小学。 铁索桥:位于华二中东面的南盘江,建于清代乾隆七年,雅称宁津桥,毁于1958年。 希望是你所需要的,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