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的秘诀是

如题所述

备考方法

1.听讲:在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同时,要学会做好课堂笔记。笔记可以记老师概括归纳的知识点,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记下老师板书中的关键知识,尤其是要记下老师反复提醒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容易出错的地方。

2.反思:反思这一段时间学习的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成效,通过反思及时查找知识漏洞、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效。

3.总结: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缺憾,尤其是考试前在考前准备、身心状况、应试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备考过程中,考生还应走出几个“误区”。

1.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高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能力。

2.只注重做题,不注重分析归纳。做题是必需的,但更要注重对试题的分析归纳。

3.只求结果,不问过程,寄希望于“临阵磨枪”。要想取得好成绩,功夫在平时。(详见襄樊市第三十五中学网站)

考试范围扩大

襄樊市第三十三中学 李兴林

变化分析

今年中考地理较之以往有很大变化:一是考试范围变得更广了,去年中考,七年级上册只考前两个章节的内容,下册为非考内容。今年中考,七年级上册教材全部要考,七年级下册,要考《亚洲》、《美国》、《日本》三个章节的内容。二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备考重点

考试重点和难点都体现在综合填图上,综合填图为9分,几乎为总分值的一半。按照历年中考惯例,综合填图都是以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山脉地形分布图为蓝本,对中国的工业、农业、气候、河流以及交通进行综合考查,因而熟练掌握这两个图是综合填图的重中之重。

备考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对照地理中考说明的要求,一点一点突破,最好能适当拓展。完成了“点”的突破,就要进一步把这些“点”穿成“线”。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找出内在联系,不但有利于记忆,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了这一条条的“线”以后,还应该进一步把它织成“面”,深入挖掘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在复习过程中,如果遇到容易混淆的同类问题,要充分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别记忆。克服重背轻练的毛病,强化练习,发现记忆上存在的不准确性,降低失分率。

加强实验练习

襄樊市第三十三中学 戚薇

变化分析

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没有较大变化。

备考重点

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2.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不要忽视“科学世界”“STS”等内容。

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特别是考纲上强调的20个探究实验。

中考物理中有不少知识是常考不衰的,如: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电磁感应、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功和功率、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考生要对每个部分中的知识归类整理,形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中有5大类热点题型:1.估计、估算题;2.电学实验故障分析;3.科学方法;4.情景信息题;5.开放性试题。还有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如奥运科技、航天技术、汶川地震救灾、雪灾防治、火车提速等,都可能成为中考题目的情境。

近几年,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上升,复习时要加强训练,对实验过程的评估是近年来的一个考核热点。

备考方法

考生应把所做的练习中的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比较、归类,发现其中的异同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9年级考试多的情况,考生自己可以动手建立错题档案。

采用三轮复习式: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的单元、章节;第二轮,打破章节界限实行大单元、小综合、专题式复习;第三轮,复习资料的组织以中考题及模拟题为主,回扣教材,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训练。

教材原题占2成

襄樊四中义务教育部 康凯

变化分析

总体稳定,与去年相比没有较大变化。直接来源于教材中的原题或变形题占20%左右。试题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备考重点

初中化学共12个单元,37个课题,内容分5大块:

一、科学探究(中考占20%),重要内容有6个方面:

1.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器材,并能安全操作;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根据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5.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中考占30%),这部分内容贯穿于全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载体,是重中之重,由4大部分组成:1.周围的空气,2.水与溶液,3.金属及其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占20%),主要包括分子的定义、性质,原子的定义、性质及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的基本知识及运用,元素及元素符号,元素化合价。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考占20%):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的基本规律;3.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4.金属活动性顺序。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中考占10%):1.能源部分;2.资源部分;3.合成材料部分;4.物质与健康部分;5.环境保护部分。

备考方法

第一轮:单元过关复习,重在基础。正确对待单元复习课,从教材中抓基础,从错题中提高成绩,巧记零散知识。

第二轮:分块复习,重在综合。

第三轮:综合应用重在提高能力。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模拟训练阶段。

容易题占7成

襄樊四中义务教育部 伍义华

变化分析

总体稳定,与去年相比没有较大变化。今年取消了以往的“填空题”,新设“科学探究说明题”,但两者差别不大。

备考重点

2009年中考分值分布:七年级上册占35%(7分)、七年级下册占35%(7分)、八年级上册占10%(2分)、八年级下册占20%(4分)。

考点有:

1.认识生物和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食物网;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观察动、植物细胞

4.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5.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6.种子的结构与萌发;开花与结果;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7.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基本单位;几大类群植物的比较

8.生物的多样性

9.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10.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的分类及特点;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及生理意义;有关输血和血型的常识性知识

1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近视的形成与预防;耳的结构与功能,听觉的形成;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12.动物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对生活环境的适应特征

13.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类的起源;人的生殖和发育

14.遗传的基本知识:性状、基因、DNA、染色体

15.一些简单遗传现象的解释

16.生物的变异及进化

17.传染病及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

18.健康地生活:用药与急救;传染病及预防;免疫与计划免疫

19.生物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和一般过程

备考方法

1.第一轮,以书本为主展开复习。

2.第二轮,适当背书,有助于语言规范化,知识点要进行串联。

3.落实知识点,做一些各县市的中考试题,以查漏补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4
认真学习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