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了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

如题所述

古代中了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那要从科举制度说起,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高考是差不多的,比如说高考没有考好的话是可以复读的,那科举考试没有考好的话,是可以再次开始的,就像范进一样,考到年纪大了都是可以的,比如说唐代的孟郊就是在46岁的时候考上进士的。



所以在古代年纪大了考科举也是一件常见的事情。有一些专家学者曾经统计过,在古代的时候那些文盲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见在古代时,读书的人是比较少的。

都知道古代的科举是有四个等级的,分别是秀才,举人,贡士和进士。都知道秀才的级别是比较低的,虽然级别是比较的低,但是可以免除一些个人的赋税,还可以领取一点点的工资等权利。

那到了举人的时候就可以有为官的资格了。再往上走就是进士了,一般进士都是有皇上来监考的,那第一名就是“状元”了,一般来说举人如果要去殿试的话是要先投状的,那第一名就是状元咯,跟我们的冠军是一样的。

那榜眼和探花就是我们现在的亚军和季军,前三名的话就是合称为"三鼎甲"。那既然是状元,待遇方面就是要比其他的要好的。

虽然说,待遇是好的,但是在古代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定,那是因为一般考中探花的人都是比较的长得非常好看的。毕竟颜值很才华都是要能拥有的。

所以说中了探花的人不单单是才能很高,并且还要有一定的颜值,当才华和颜值都被皇上的“认可”之后,那这个探花也就有可能成为朝中大员女儿的丈夫人选。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的中探花要比中状元要开心。比如说何坤,他既有才华,并且颜值也很高,也是一个探花,所以当时乾隆皇上对他就是比较的赏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1

很多人认为探花比状元更帅气更吃香,每次朝廷公布名单后,很多年轻女子都会坐在轿子里,从缝隙里偷偷看。

一听到状元大家都会觉得是文笔最好的,以后一定会有很好的成就,实际上能成为探花文笔也是相当好了,成绩比状元好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探花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长相一定要帅气,古代也是看脸的时代,探花的要求比状元高,首先成绩一定非常好加上绝佳的颜值,因为这样的人才可以撑起国家门面,皇上喜欢用这样的人才。

正是因为探花英俊的外表,状元的成就是比不上探花了,但归根结底,这只是一场才貌双全的考试。状元还是很受欢迎的,古代状元不仅要有文采还要有好运气,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刘春琳是清朝最后的状元,事实上当初排名第一的不是他,而是广东人朱汝珍。但当官员们把这些名单交给慈溪太后作出决定时,他看到冠军的名字有点不开心,他的名字是明朝的国姓,他的家乡是广东。

因为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是广东人,以前他们都把自己气得半死,慈溪想到这个直接划掉了他的名字。然后我往下看,发现第五个刘春林听起来不错,因为刘春林有旱灾后下雨的意思。当时慈溪太后也想要一个更吉祥的预兆,成功当上了庄园。

过前几名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不大,所以说谁是第一名只是运气问题,但是大家还是比较喜欢探花了呢。

第2个回答  2020-06-09

科举制度是中国人特有的选拔制度,对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推动力,很多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之路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也能让家族命运得以改变。不过在古代,为何高中探花后反而考生会比中状元更激动呢

第3个回答  2019-09-20
独眼不登龙虎榜”,刘凤诰当即便对出:“半月依旧照乾坤”。显得不卑不亢,乾隆也非常开心,很喜欢他的聪敏。
第4个回答  2019-09-20
中了探花的人不单单是才能很高,并且还要有一定的颜值,当才华和颜值都被皇上的“认可”之后,那这个探花也就有可能成为朝中大员女儿的丈夫人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