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如题所述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便成为近年来教育的一大主题。这一变化,对于中国教育来说,一方面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也将面临教育转型而出现的严峻挑战和深刻变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新”不是一个空设的命题和口号,而是一个漫长的全方位的改革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途径。
一、创建科技氛围,增强学生科技意识
科技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在科技活动课中,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知识样样皆有。青少年通过科技活动,将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用于实践、进行创新。人的精神意识从来就是一定物质存在与环境的反映。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告诉我们,创设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行之有效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激发他们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科技能力
科学教育不仅仅传授知识、掌握技能,更主要的是培养人的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只有在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生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道德修养。我们确定了以普及科技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树立科学态度、养成科学品质为目标的科技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学生介绍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科技创新的技能。
科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如果我们在实践活动的任何一种主题活动中,尽可能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每一顶活动主题实施中,尽可能多地进行调查、考察、参观、宣传、实验、表演、展示、交流、总结等学习活动,并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为基础开展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就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和实践是发现和创新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深入调查,才能不断地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进而对问题研究探索,才能得出结论。
从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设置“科学”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设置上的重大突破。在专家眼中,设置“科学”课程是划时代的大事件,是课程发展中的里程碑。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科学”已逐渐被人们所理解、所接受,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同时也是奠定科学素质的时期。
三、动员全体参与科技实践,树立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技能的内化、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能力。但是,任何科学问题的认识与掌握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与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科技教育过程是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动态综合系统工程,小学生只有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终彻底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力求做到:
科技活动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评选活动内容,低年级学生搞一些简单的动手操作,了解一些浅显易懂的科技知识,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中高年级学生可安排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内容,可要求多读科普书籍,多做科学小实验,认识一些科学家,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科技实践活动。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技教育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科学知识、发明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创新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创新项目进行设计、制作、实验测试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