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喝水,这个说法能不能用科学解释?

如题所述

相信很多人都曾被亲戚长辈以及身边朋友这样劝导过“吃饭时不能喝水,水会稀释胃液,会影响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但这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胃液就是胃酸。当我们空腹的时候,胃里面就是强酸环境,食物进入胃即会促进胃酸大量分泌,pH值会快速上升,最终趋于稳定。这个时候即便喝水,对胃酸的稀释作用也十分有限。此外胃的消化功能主要是物理消化,通过胃蠕动把食物挤压碾磨成食糜。而胃的蠕动和胃泌素分泌有关,我们所担心被水稀释掉的胃酸会刺激胃泌素分泌,从而加快胃蠕动,增强胃的消化功能。

根据俄罗斯教授Ugolev的理论,食物颗粒和胃肠细胞之间的接触要求颗粒非常小且潮湿,需要水来稀释。这些颗粒形成得越快,消化效率就更高。所以大家无需担心吃饭时喝水会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哦。

除了物理消化,胃当然还有化学消化的过程,而这也是大家担心水会稀释胃液的症结所在。而这化学消化过程说到底其实就是我们的胃依靠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对蛋白质进行消化处理。医学上表示,胃蛋白酶在pH值超过4的时候才会逐渐失活,而胃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根据维基百科上的科普,若只考虑理论上的可能性,除非一次性喝下4瓶市面上在销售的500ml瓶装水才会让胃液的pH值有变化,因此化学消化也几乎不受喝水影响。

肠胃消化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影响消化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环境、时间甚至心情。如果你是消化功能正常的人,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喝水,其实对胃液的浓度、成分或是pH值的影响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虽说吃饭时喝水带来的伤害没有那么大,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没有任何限制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各位,为了自身长远的健康着想,吃饭时喝水的时间与饮水量一定要注意把控。

其实最佳的喝水方案是:

饭前半小时,这能帮助我们缓解饥饿感,如果想要减肥可以借由饭前的水来控制食欲哦。

在吃饭过程中没有出现吞咽干燥情况的话,建议饮水量控制在100-200ml以内。

吃饭喝水都是一件愉快的事儿,我们常说的“吃好喝好”,其实就是强调吃得健康!吃饭时喝水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影响巨大,大家只需控制好饮水时间和量,相信你的胃并没有那么娇气。更需要注意的是,喝的水一定要纯净安全,这样才能给自己的生活锦上添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是因为在吃饭的时候喝水,我们为里的饭菜很容易会被泡打,这对我们的胃是非常不好的,这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2个回答  2021-03-09
因为喝水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会使胃的负担变大,导致胃痛和消化不良。
第3个回答  2021-03-09
因为吃饭的时候喝水会容易伤胃,造成肠胃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