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儿童的"泛灵心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记得女儿3岁左右的时候,她姨夫给她买了一套当时流行的芭比娃娃,她高兴的立即开包装,跟它们做起游戏来。套盒里有衣服,还有一些餐具的玩具。每当我们准备吃饭的时候,她就会拿出芭比娃娃里的餐具,放在桌上,抱起娃娃准备喂它吃饭。

很多时候都被我训话放回去了。以前没有学心理学,也无法去了解这是什么样的原由。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去说教孩子。学了心理学后,我才知道这种心理表现是:泛灵论

儿童:泛灵心理,是由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3、4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这就是泛灵心理。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所有物体看成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的,会和自己一样要吃饭、要睡觉,会感觉到疼痛,有高兴、悲伤等情绪。

儿童在心理发展之初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比如:当一个小朋友如果踩了小草,他会觉得小草会疼,是因为他自己被踩了的时候会疼,所以觉得小草也会疼。

当2-7岁,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泛灵论的心理去培养孩子的一些好的习惯。比如孩子很晚也不睡觉,你可以把“眼睛”当成是有生命的。告诉孩子眼睛有点累了,如果你闭上眼睛,眼睛就会得到休息,它会非常感谢你的。或者孩子在外面玩的不想回家,可以说家里的玩具饿了,它们还等你喂饭给它们吃呢。

很多孩子都不能好好吃饭,很多家长对喂小孩子吃饭这件事非常头疼。如果可以利用孩子的泛灵心理,来劝说孩子好好吃饭,那就不一样了。

常见的错误的做法:

大人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走到哪里家长就跟哪里,很久才吃了几口。孩子吃饭"都靠奖励",如果你吃完这个饭就给你买玩具"……这样喂孩子吃饭的家长累,孩子也吃不了多少饭菜,此法不可取。

正确的方法是:

跟孩子说我们先不吃饭来玩游戏:家长拿孩子平时喜欢的毛绒娃娃或者是芭芘娃娃,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照顾他们,做他们的"爸爸妈妈"。再告诉孩子他们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爸爸妈妈"自己好好吃饭,"孩子"才能好好吃,不然"孩子"可是会学"家长"不吃饭,那么"孩子"会好饿好饿的。此时孩子一定会很乐意做榜样,乖乖吃饭。如果孩子会主动吃饭,可以让家长省心。

如果孩子总是玩了玩具不放回原处,还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就如刚结束的战场一样,一片狼藉,让家长很是头疼。这时家长往往会有下面这样的的做法:

常见错误做法:

反复强调,反复给孩子讲道理——玩了玩具之后要收拾放回原处,不要乱扔,但是孩子就是不听;严厉的家长可能就会惩罚孩子骂一顿,象征性的打一顿,可能会有点儿效果,但是效果甚微,也不会持久。

正确做法是:

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玩具“小屋”,对孩子说:"这是玩具们的家,玩完玩具后,你要把他们放回去,让他们回家。要不然的话,他们会想家、想"爸爸妈妈"的......家长这样说,孩子既乖乖把玩具放回原处,也培养了爱心和同情心,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每道冬天,孩子就不爱洗手、洗澡,因此让家长给孩子洗澡的过程变得困难。

常见的错误的做法:

家长一般就会在睡前给孩子用毛巾擦一下手、脸、小脚丫等。有些孩子还是会不配合,家长因此经常是连哄带骗,有时为了快点给孩子洗完澡,还会用强硬的态度,这时候孩子就会更加不配合,还会在旁边乱蹬乱抓,弄得满地狼藉……

正确的做法:

我们家长可以假装是孩子身体上某一部分,比如:当孩子洗了手之后,家长可以捉住孩子的手,摸着孩子的脸蛋,夸奖孩子说:"谢谢你,宝贝,帮我洗得这么干净,我可以舒服地睡觉啦。"孩子对这样的语境都很感兴趣。接着,家长可以继续扮演孩子身体的其他部位与孩子对话,直到孩子配合为止。

虽然"泛灵心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有一定帮助,以及纠正坏习惯有显著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属于是一种理想化的,不要泛用、滥用孩子的泛灵心理,不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不要滥用"泛灵法"

有的孩子走路撞到桌子摔倒,哭了,家长会"打骂"桌子,责怪桌子让孩子摔倒。孩子受泛灵心理影响,认为不是自己不好好走路才摔倒,因石头受"惩罚"报仇了而高兴。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妥的。

这是为孩子的失败、错误找客观原因,在推脱责任。长期下来孩子,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就会埋怨外部因素,不会自省意识,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责任心。

巧用泛灵心理可能可以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但不是对每一位孩子都适用。对稍微大一点的孩子,有一些成熟的孩子会看出大人在欺骗他,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

身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的就是正确引导孩子朝着往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