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政客动不动就辞职,他们辞职以后都干什么?

如题所述

欧洲有很多政客辞职以后,就会选择从事其他的行业或者是工作。很多的政客他们在辞职以后会选择出书还有做电视演讲。因为这些政客拥有非常出色的演出经验以及非常丰富的知识。这也使得这些政客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演讲者或者是作家。当然还有很多政客依然选择继续从事政治。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就会使得自己的政治资本变得越来越丰厚,可以为自己的下一代打好一个基础。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政客其实辞职以后根本不缺工作,很多大企业都会选择聘请这些政客,成为高级顾问,因为这些政客对于国家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方向都了如指掌,所以这对于大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这也可以使得大企业避免一些方向性的错误。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的政客都在一些大企业中拿到了非常高的薪水。

还有很多政客在从事政治以前曾经是教师或者是律师的身份,如果他们辞职以后会继续选择教书或者是从事法律方面的服务。因为很多政策他们在辞职以后根本不会选择继续再从事政治,这样就会使得这些政客退化成为了一个普通人,并且他们也会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生活。所以他们就会选择从事一些自己以前从事的工作。

所以我们看到欧洲政坛对于政客其实是非常宽容的,就算是一些犯下过错的政策,也依然有很多企业或者是机构聘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欧洲政客辞职,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企业、职业,都是一些成功的资本家,所以他们辞职后,可能从事他以前的行业,或者到其他阵营效力。
第2个回答  2019-10-12
你说的这些个欧洲的政客,本身几乎都是有钱人,辞了职,都能够挣钱,而且是能够挣很多的那种。
第3个回答  2019-11-13
欧洲政客一般都有自己的产业,辞职后有的打理自己生意。有的到处演讲。
第4个回答  2019-10-12
欧美国家“旋转门”(revolving door)现象:看似从要职上离任,然而实际上又通过其它的方式绕了回来,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决策或者行政系统之中。只不过这一次身份有所改变,从拍板决策人变成了游说前同僚的说客。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迫不及待想要跳槽到企业当职业说客呢?答案很简单:丰厚的薪金。据不完全统计,单只2017年一年,企业以及各种行业组织在美国就花了超过336亿美元(2319亿人民币)做政府游说。钱花在哪里?小到礼物、会议、酒会,大到竞选政治献金,再到请“高级顾问”,无论如何目的都只有一个——希望可以买政客们一个“好”,以换取未来自己未来最大的利益。政客们在职期间需要为自己的选民、选区以及政党考虑,但是也要为自己“下岗”之后的再就业机会做打算。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在每届领导人下台前的一年到两年是跳槽高峰期,在这期间从政府跳到企业的人不但对于一切流程了如指掌,而且人也都是老面孔,做起事来自然是驾轻就熟。
奥巴马手下的女将维多利亚·艾斯皮耐尔(Victoria Espinel),直至2013年8月都担任奥巴马的知识产权条例执行官,绝对是一个狠角色。然而就在她离职数周之后立刻就成为了商业软件联盟的主席,不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加强企业对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以便于美国的科技公司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更加名正言顺的途径收回自己在海外的损失。
在大西洋另一侧的欧洲各国的政商界的“旋转门”也是转个不停:前有前德国总理施罗德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加入俄罗斯天然气企业Gazprom,后有英国的能源大总管帕德里克·艾尔文卸任后转身加入英国最大的开采公司INEOS,据2018年EcoWatch的报告显示,从2014年到2018年期间有88名欧盟国家高官有通过旋转门进入到与他们此前身份有明显利益冲突的商业机构任职。
利用自己曾经的政治光环赚钱博眼球其实也无可厚非,只不过看你是不是足够聪明,看看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前英国首相卡梅伦以及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不管自己之前政绩如何,但是人格魅力都还保持得不错,出书、演讲、出席各种活动,也足够让他们衣食无忧,听闻奥巴马参加过一个中国微商大会,但凡和奥巴马握手的人都要出人均20万的赞助费,这怕是他之前做梦也想不到的生财之道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