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炖蛤蜊汤的做法

如题所述

内容如下:
1.花蛤吐尽泥沙,洗净备用;
2.新鲜海带洗净,香菜去叶取梗切碎备用;
3.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海带,小火慢煮;
4.煮至将沸未沸时,取出海带不用;
5.待水沸腾后,开大火,下入蛤蜊;
6.翻拌几下,使蛤蜊受热均匀;
7.待水再次煮沸,蛤蜊开始张口;
8.锅中蛤蜊基本全部开口后,立即关火,撒上香菜碎,起锅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0
蛤蜊清汤材料
冬瓜150公克,蛤蜊6颗,姜丝适量,水300cc,盐1/4小匙

做法
1.蛤蜊泡水约2小时使其吐沙;冬瓜洗净切片备用。

2.取锅注入300cc的水煮至滚沸时,放入冬瓜、姜丝煮至冬瓜熟烂,放入蛤蜊煮至开口后,加入盐调味即可。蛤蜊的营养与做法

又名花蛤、文蛤、西施舌。
蛤蜊的中文名叫杂色蛤仔,在青岛附近,它主要产于胶州湾内,栖息在潮间带中、下区以下的泥沙滩海底,以干潮线以下产量最多。其栖息于泥沙中的深度,一般都不超过自己身体长度的2倍。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落大潮后人们多去海滩挖掘这一海味来解馋。大量生产则用挖蛤蜊船在深水处采捕。
蛤蜊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它的营养也比较全面,实属物美价廉的海产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铁、钙、磷、碘、维生素、氨基酸和牛磺酸等多种成分,是一种低热能、高蛋白,能防治中老年人慢性病的理想食品。
蛤蜊味咸寒,具有滋阴润燥、利尿消肿、软坚散结作用。《本草经疏》中记载:"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现在除这种传统用法外,还对蛤蜊组织进行化学提取,提取物称为蛤素。动物实验证明,蛤蜊对小鼠的肉瘤和腹水瘤都有抑制作用和缓解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蛤蜊肉炖熟食用,一日三次可治糖尿病;蛤蜊肉和韭菜经常食用,可治疗阴虚所致的口渴、干咳、心烦、手足心热等症。常食蛤蜊对甲状腺肿大、黄疽、小便不畅、腹胀等症也有疗效。
1、蛤蜊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的营养特点;
2、蛤蜊肉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3、人们在食用蛤蜊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1、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尤为适合;
2、有宿疾者应慎食,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蛤蜊忌于田螺、橙子、芹菜同食。
蛤蜊等贝类本身极富鲜味,烹制时千万不要再加味精,也不宜多放盐,以免鲜味反失。蛤蜊最好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才能吐干净泥土。
中医认为,蛤蜊肉性寒,味咸;能滋阴、化痰、软坚、利水,有滋阴明目、软坚、化痰之功效。
1、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贝类,以免传染上肝炎等疾病;
2、贝类中的泥肠不宜食用;
3、选购文蛤时,可拿起轻敲,若为“砰砰”声,则文蛤是死的;相反若为“咯咯”较清脆的声音,则文蛤是活的。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